《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张晓荣【教材依据】:《小英雄雨来》选自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小说。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的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在内容上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在方法上,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技能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因此,课堂上,教师只需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大胆展示、拓展学习。本教学设计首先引导学生能读通读顺课文,抓住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提炼小标题,进而抓住全文主要内容。其次是反复品味文本语段,感悟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寇英勇斗争的英雄形象,学习雨来热爱祖国、英勇机智的品质。2、教学目标:1、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睁眼瞎、歪歪斜斜、挪动、枕头、劈开”等词语。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并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3、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二、教学准备:1、搜集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2、搜集其他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读一读。3、预习课文。(要求:按导学单自主预习板块认真预习课文,一丝不苟完成预习任务,总结预习收获)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讲解:我们学习了苏联儿童的机智勇敢,真正感到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中国也有许多这样的少年英雄,你能把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与大家交流交流吗?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一位英雄——雨来的故事。3、板题,读题,解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品质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二)、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英雄形象:1、(课件出示词语):晋察冀苇絮睁眼瞎歪歪斜斜挪回枕头劈开2、浏览课文,想想本文与以前学过的文章结构有什么不同?(序号标段)各部分写了什么?试着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小标题。①、示例小标题的概括方法。②、浏览课文,思考、提炼小标题。③、展示交流(肯定鼓励不同形式的提炼方法):游泳本领高(雨来爱游泳)(顽皮的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上学)(雨来受教育)……掩护李大叔(掩护革命干部)(机智的雨来)……勇斗鬼子(“什么也没看见”)(和日本鬼子作斗争)……听见枪声(沿河的枪声)(雨来被枪毙)……雨来没死(雨来逃脱)(雨来钻到水里了)……3、浏览课文:本文重点是哪些部分?(第三、四部分)重点写了什么?(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连起来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重点句段,体悟赏析英雄形象(课件出示导学单合作探究任务)1、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的?①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自己体会到了什么。②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第二部分内容,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句话?(四)、练讲雨来故事,强化回味英雄形象①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②课件出示其他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学生阅读(学生自选的小英雄故事也可)。(五)、速读课文总结,体会完美英雄形象既然课文重点是第三、四部分,那其他四部分和中心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感悟)(第一、二部分为树立英雄形象做铺垫、第五、六部分深化升华英雄形象)(六)、总结作业:1、回家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继续搜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准备开展故事会。四、教学反思:《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