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有效的教学课堂策略平矿一小三年数学教研组王艳艳“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将关注教学流程各个基本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这几个基本环节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只有善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在备课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学中就会多产生一份效果。1.强化目标意识,整体把握教材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必须牢记课标的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思考;熟悉任教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对阶段目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要有足够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建议更要有深入思考;对课标中的评价意见要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价值地完善,形成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2.加强集体备课,营造教研氛围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合作效益。集体备课决不仅仅是一份教案、一个课件、一张试卷、一次作业的共享,而是要引导教师在研究问题上下功夫、在研究专题上下功夫。通过集体备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科专业问题、甚至是课题研究问题。集体备课活动前,每个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充分熟悉和思考,每次活动确立主备者。活动中主备者要分析教材,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每位教师因为有了预先的思考,能很快融入交流、讨论,保证备课活动的实效。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实效、创新、合作”。3.关注备课前期,完善备课后期教材有它的连贯性,为此,教师在备课前期要通览教材,对整个高中阶段本学科教材内容有所了解,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对整套教材全面熟悉知晓,会成为教师的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在备课时,具有更高的立足点。后期完善备课是一些优秀老师、名师大家的经验之举,很值得借鉴。后期完善包括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完善、教学经验的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重新定位、甚至是学生情况的再思考等等。只要发现相关信息就及时地补充到原备课中,让自己的备课不断丰富,不断深入。这样的后期完善,是对备课的一种提升,它让备课有效而且高效,课堂教学也会因为备课的有效、高效而变得轻松起来。二、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是提升整个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关键。1.确立有效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否,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得到协调发展。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发挥作用,是否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了多少,也不是看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有多么精巧,而是要看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帮助师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三、作业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整点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或明晰课堂学习留存下来的困惑,甚至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习中的疑难,全面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借此找到自身教学的疏漏之处。学生的作业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调整教学,使新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对待作业,教师应努力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