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作用?新课标中倡导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积极挖掘有益的民间体育项目及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体育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我国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民间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简便易行,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我们要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让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芒。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整合、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我认为通过开发和利用一些地域性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开展传统体育教学活动,既可以展现不同民族的个性风貌,又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体育文化”,参与民间体育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进而可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精神。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既具特色,又具有独创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引入体育课中可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始终以运动水平为中心,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运动竞技性的教学与管理。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己任,班级以运动竞赛成绩论高低,学校以运动会成绩为标准,这种思想体系和观念在学校体育界沿袭了几十年,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陈旧单调。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形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很多民族体育项目有很好的基础,也很适合目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二)饶有情趣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使体育课更富有生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以嬉戏娱乐、竞赛为主并结合节庆习俗,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的、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在民间长期流传并受儿童少年喜欢的滚铁环、跳皮筋、踢键子、拔河、抽陀螺、跳竹竿舞、少年拳等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的极好途径之一。在一师附小还开展了“滚铁环”这项运动,它是满族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集运动和娱乐为一体,不受场地、器材及人数的限制,易于开展。铁环的玩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它的特性,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开发其多种玩法,如丢回缩圈、滚铁环接力、丢圈套物、铁环操等。开展此项目活动,游戏性和竞争性较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等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均有良好的效果。现在所有的同学都爱上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体育课大大地活跃了校园的体育气氛,每到课余活动时间,校园里就热闹起来。这是集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井井有条地在校园里展开着。(三)建立完善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都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学科应该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学科创新教育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创新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武术领域很是广泛,它的培养目标也很是宏观,在课时安排上时间较少,教材内容也很少,课程设置十分单调,这与培养学生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实践学生们对武术还是很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