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电科1102——————————————————————————装订线—————————————————————————————————报告份数:实验总成绩:学生姓名:###学号(班内序号):03112042(01号)2014年4月23日1一.设计内容与要求实现一个能够通过PC软件控制的IO模块。IO模块的控制部件采用继电器,可以由微处理器(MCU)控制继电器的打开、吸合。IO模块通过RS232串口和PC机连接,PC机上运行上位机控制软件,提供控制IO模块继电器和显示IO模块继电器闭合状态的操作界面。上位机和IO模块间的通信协议可以自己定义,但要求必须有一定的保护校验等保证通信可靠性的措施。系统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要求:1、IO模块要求实现4路继电器控制。完成IO模块的原理图设计、电路搭建、测试。2、设计IO模块和PC机软件间的通信协议。3、设计上位机软件界面,并用C++Builder实现软件界面和RS232串口通信控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PC机IO模块RS232图1系统连接图二.设计过程与原理1.原理图设计利用Proteus软件设计仿真电路,以AT89C51单片机为MCU,在最小系统的基础上通过IO口与继电器电路相连。电路原理图如如图2所示。2.单片机代码利用Keil编写控制单片机的C51代码。3.利用Proteus仿真利用虚拟端口软件添加两个虚拟端口COM1,COM2,将Keil编写的代码导入到原理图中的AT89C51中,将RS232串口中端口改为COM2,打开原理图仿真。运行串口调试助手将端口设为COM1,即可发送数据仿真。4.利用C++Builder设计上位机利用MicrosoftCommControl6.0串口控件实现与单片机的通信。软件界面如图3所示。上位机主要功能如下:1.可以选择端口,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以及打开关闭串口。22.可以输入数据发送给单片机,控制四个继电器打开关闭LED灯。3.可以通过按钮控制四个LED的打开与关闭。3R2220XTAL218XTAL119ALE30EA31PSEN29RST9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3.0/RXD10P3.1/TXD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17P3.6/WR16P3.5/T115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U1AT89C51C122pfC222pfC310uFX112MR110kD1R310kR41kRL15VD21N4007L112VR4(2)Q12N2907D3LED-REDR411kRL115VD211N4007L1112VR41(2)Q112N2907D31LED-REDR421kRL125VD221N4007L1212VR42(2)Q122N2907D12LED-REDR431kRL135VD231N4007L1312VR43(2)Q132N2907D33LED-REDERRORTXD3RXD2CTS8RTS7DSR6DTR4DCD1RI9P1COMPIM4图2电路原理图图3程序界面图三.实习心得这是一次纯软件的仿真实验,为期两周并不算长,而且还要学习不少新知识,总体来说算的上是一次满充实的的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充分体会到软件仿真的便利。本次实验第一周主要是查资料、学习软件知识,如学会用Proteus建元件库、画电路原理图,如何用KeiluVision写单片机程序,用C++Builder编写上位机等。通过网上搜索,查找了关于串口通信的原理知识和上位机的相关内容。本次实验第二周主要是上位机的编写与仿真,C++Builder具有快速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只要简单地把控件拖到窗体上,定义一下它的属性,设置一下它的外观,就可以快速地建立应用程序界面;C++Builder内置了100多个完全封装了Windows公用特性且具有完全可扩展性(包括全面支持ActiveX控件)的可重用控件;C++Builder具有一个专业C++开发环境所能提供的全部功能:快速、高效、灵活的编译器优化,逐步连接,CPU透视,命令行工具等。它实现了可视化的编程环境和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C++)的完美结合。掌握C++Builder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KeilC代码:5#include#include#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sbitLED=P1^0;sbitKEY=P1^6;sbitP00=P0^0;sbitP01=P0^1;sbitP02=P0^2;sbitP03=P0^3;voidmain(){charkey=0;SCON=0x50;TMOD|=0x20;TH1=0xFD;TR1=1;TI=1;P00=1;P01=1;P02=1;P03=1;while(1){LED=0;key=_getkey();switch(key){case'0':P00=0;break;cas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