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VIP免费

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_第1页
1/2
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_第2页
2/2
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文/王大绩北京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现在1980年。当时对满分作文的认识和现在不大一样:现在认为,只要在内容、语言、结构达到一类文上线,没有错别字等硬伤,就可以给满分;那会儿可是认为完美无缺才能给满分的。1980年高考作文题目给出了一则材料:画蛋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洛伦萨,拜名师佛罗季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季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造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作文要求:仔细阅读以上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阅卷中,有一篇作文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但是能不能给满分,却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满分没有先例,总得扣一两分;也有人认为,这篇作文无可挑剔,应该可以给满分。经过热烈而审慎的讨论,最后,阅卷领导小组终于做出了破天荒的勇敢决定:这篇作文无懈可击,为什么不可以给满分?给满分!这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作者是谁?也引起阅卷老师们的兴趣。当时,还有许多社会考生。一开始,大家断言,这篇作文决非一个应届毕业生的手笔;应该是一位社会考生所作,而且是一位有相当写作经历和经验的作者,例如记者或报刊通讯员,常写社论、短评的人。试卷启封,作文的作者是北京五中一位应届毕业生。作文全文如下。读《画蛋》有感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弗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当芬奇投师于弗罗基奥时,弗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才告诉他画蛋的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有成。我也曾有过一位“有方”的老师,不过她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只是一个大我几岁的女孩子。几年前,我请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先问我做事有无耐心,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自然是回答“有”。开始学习了。她先给我做了做示范,看着她那娴熟的表演我真羡慕。可轮到我时,她却让我练习拉空弦。几天过去了,她给我的任务还是如此。她告诉我,拉空弦是基础,只有练到运弓自如了,才可拉曲子。现在想想,她这话实在有理。是的,她不是什么“名家”,却也是个会做老师的人。然而,我并没有成功,又拉了几天空弦,我听到的总是那单调的“拉拉”的声音。哪有一点儿我为之陶醉的乐曲呢?我一烦之下,一弓挑断了琴弦,发誓再不学了,于是我的提琴只好休息了。由此我想到,师固然要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芬奇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在这里。佛罗基奥讲清道理之后,芬奇便刻苦练习,用心学习,正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他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而我的失败,恰恰也在这里。这时我方感到,怕艰苦,在困难面前懈怠,终究是要失败的。不仅学习艺术是这样,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学起,只有打好基础方可学出成绩。我喜欢写作,真羡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师却要我天天记札记,把所见所闻的小事都记下来,当时我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只是坚持了。现在,当我一本本地翻看那一摞札记时,方悟出了老师的用意:她是让我积累材料,感悟生活,从基础做起,一点点地提高啊!所以,我在写作上的进步——虽然它微小——是老师教之有方的结果,同时也是自己没有懈怠的成果。芬奇画蛋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