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02王振香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一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的数学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二是鼓励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在讨论中学习。讨论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三是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巧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照本宣科策略以讲为基础,最适合呈现新的信息。这种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但运用过度就会成为“满堂灌”。问答策略以事实为基础,适合复习刚学过的知识以及测试学生学习情况。这种策略运用得好可以很好地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运用不好则会咄咄逼人,让学生顾此失彼。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的大多是这两种教学策略模式。对话策略则是以思维为基础,最适合思维教学,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这种策略鼓励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巧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去探究不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这三种教学策略有机结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聪明的学习者,这种教学就是成功的、最佳的教学。(四)鼓励质疑,激励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阶段应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学生敢于质凝,养成向教科书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如果真找出教科书的错误之处,对学生的学习将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教学中,对学生们的新发现、新见解及时表扬、推广,能激起他们不断进取,努力钻研的热情。质疑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今后的创新发展打好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激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猜想、归纳、推理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激励学生大胆探索,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