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会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应用难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探索教材分析:内容分析: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上海科学技术版本《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相似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变换。本节安排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之后,既是在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运用已知的知识去探索新知的过程,让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也激发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在问题中操作、思考,通过与前边研究的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的方法的比较,逐步的推导出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关键是增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的方法。在经历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二、探索新知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五边形ABCDE∽五边形A1B1C1D1E1,相似比为K讨论:它们的周长比会是多少?它们的面积比会是多少?(学生小组交流,汇报)n边形呢?AECDBC1A1B1D1E1通过以上活动,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结论: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三、例题探究例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2,BC=8,EF∥BC,且EF分别交AB、DC于点E、F.(1)若梯形AEFD∽梯形EBCF,求EF的长;(2)求满足(1)条件下的梯形AEFD与梯形EBCF的周长比。(3)求满足(1)条件下的梯形AEFD与梯形EBCF的面积比。牛刀小试:1、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若AB=3,A'B'=2,则____________''''DCBAABCDCC四边形四边形:________:''''DCBAABCDSS四边形四边形2、公园中的儿童游乐场是两个相似多边形地块,相似比为2:3,面积差为30m²,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例2:一张矩形纸ABCD,以它的一组较长对边中点E、F的连线为对称轴折叠,得两个小矩形AEFD和BEFC。如果保证这两个小矩形都与原矩形相似,那么对原矩形ABCD的长和宽应有怎样的要求?四、课堂小结:师生互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P89习题23.42,4,5题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