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涪陵城区第十小学校郑碧霞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的教育中已经倍受重视,但这个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必定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仍要认清它所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更好的地去解决,使小学生在作文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攻克这一大难题,成为写作的好手。本文从教师、社会、学生三方面着手进行原因分析,就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略述己见,具体情况如下:一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1缺乏兴趣,怕写作文:作文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通常情况知识面较广的学生写作起来轻松一些,基础知识本身不好的学生会觉得很难写,没有内容可写。写作文用的时间比起其它作业常常用时较长,没有毅力的学生也常常难以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作文本身存在的这些困难性,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爱玩的特性,导致小学生对写作文兴趣缺失,害怕写作文。2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小学生写作文常常受教师的影响,教师规定一个模式,学生就照着模式写,缺乏自己的思考和个性,发散性思维未得到充分发挥。3无话可说,脱离实际: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城镇学生身上。生活在城镇的孩子,与人交流较少,且多数为独身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保护之下,娇生惯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写作文的时候找不到素材,容易脱离实际,凭空想象写大话和空话,写出来的文字缺乏情感。二小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教师的“任务心”较重、自身素质不够和指导不恰当大多数教师仍处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以分数来评判学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终还是因为任务,因为只有在提高了作文这一大分数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分数上才能显得“高”。这样的做法,就是任务的使命,抑制了学生自我的想象力,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发展。另外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不清楚,没有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作文教学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对作文教学的策略和评价很模糊,过于强调写作技巧,不能接受有个性的思想、写作风格。教师这种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进行教学的观念,带有盲目性和不科学性。2辅导组织泛滥且质量不高由于当今社会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视,各种作文辅导组织扩展开来,尤其是近年以来,甚至有些泛滥。3家长认识弱家长是社会的一个群体,也是学生的父母,他们的观点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还不具备完整价值观的小学生常常容易受家长价值观的影响。现今社会,学多家长只看分数,在语文学科上没有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三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对策1.保持学生好奇心,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很片面,常常对许多事情保持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去探究的基础,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他们在写作中保持一种新鲜感。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有兴趣,才能够坚持到底。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兴趣的现状,教师应该想尽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2创设情境,引出写作内容在作文课上,教师应当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个与本堂课有关的小故事,或者小视频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怀着兴趣充分了解以后,才有内容可写。于此同时,情境的创设应该延伸到生活中和以后的习惯中,就是要求老师要在生活中创设大情境,让学生保持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形成观察的习惯,才能够发现生活,写出生动的文章。3鼓励表扬,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表扬,在表扬中得到一种自我肯定,才有更多的动力去再完善活动。教师应当在作文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不同的表扬,不是只给写得最好的学生才表扬,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进行进步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使其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充满希望。也只有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进步。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扬,要对自己和学生都充满信心。4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在写作上,各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补其短处,挥其特长,不能“一棍子打死”。比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是缺乏情感,教师则应当注重其感受性的培养。反之,亦反。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