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跳高教学设计VIP免费

跳高教学设计_第1页
1/5
跳高教学设计_第2页
2/5
跳高教学设计_第3页
3/5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小学体育五年级(水平三)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结合(水平三)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在教学中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优良品质。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一个空间自己去寻找、带着问题自己去体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二、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第三课次)2、游戏:巧过浮桥三、教材、学情分析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跨越式跳高是五年级跳跃单元中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跨越式跳高的练习逐步提高跳跃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跳跃动作方法及要领,并在平时生活游戏中具有了使用这一技能的身体体验跨越式跳高做为水平三(五年级)的教学内容,共设四课次,本课为第三课次。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助跑起跳动作连贯、过杆时动作协调,采用分步分层教学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四、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跨越式跳高的过竿技术、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技术,通过合作完成游戏;2、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跳跃和观察思考的能力;3、学生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乐于展示自我,学会欣赏他人。养成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助跑起跳动作连贯、过竿动作协调。难点:重心向上。六、教学流程(一)活跃情绪、激发兴趣通过舞狮和垫子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身心准备。(二)保持兴趣、发展能力1、复习已学过的内容。(1)学生做原地两腿依次过垫练习。1(2)学生复习上一步两腿依次过垫动作。(3)学生复习助跑三步两腿依次过垫动作。2、合作探究,自主尝试,上跳高架进行完整动作练习。(1)通过合作学习,尝试跨过斜放在跳高架上的横竿。(2)学生初步尝试较低高度的横竿,教师讲解示范,总结要领。(3)拓展延伸,进行不同高度的体验与尝试。(三)享受体育、愉悦身心游戏“巧过浮桥”,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良好作风。(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通过“让我们荡起双桨”使师生的身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得到放松。七、教学特色1、通过分步分层练习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把教学重点、难点一步步融入到练习中,寓教于乐。2、安全教育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3、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合作。4、巧用器材,充分、合理地运用体操垫,体现了“一物多用”的原则。授课学校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上南街小学授课教师王冬冬授课年级五年级(水平三)授课人数40人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第3课次)2、游戏:巧过浮桥2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跨越式跳高的过竿技术、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技术,通过合作完成游戏;2、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跳跃和观察思考的能力;3、学生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乐于展示自我,学会欣赏他人。养成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重点助跑起跳动作连贯、过竿动作协调难点重心向上课的结构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队形次数时间活跃情绪激发兴趣1、课堂常规.2、热身游戏“舞狮”3、垫子操。1、教师仪表端正、语言亲和、友善。2、引导学生进行“舞狮”。3、带领学生集体完成垫子操和专项练习。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在教师引导下自由创编不同的动作。3、集体完成垫子操和专项练习。××××××××××××OOOOOOOOOOOOΔ自由散点四列体操队形1118分钟保持兴趣发展能力学习跨越式跳高:动作方法:侧向沿直线助跑。(助跑方向同横竿所成的角度一般为30~60度。)起跳腿稍屈膝有力蹬离地面,同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随之上摆。起跳腿完1、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内容:(1)原地两腿依次过垫练习。(2)上一步两腿依次过垫。(3)助跑3步两腿依次过杆。1、同学们利用支起来的垫子来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跳高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