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井下冒顶边帮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与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专项应急预案汇编井下冒顶边帮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在井下掘进、采场回采爆破和其它作业施工过程中由于岩石开采暴露或支护不当,薄弱岩层受地压作用围岩应力平衡受到破坏产生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垮塌的岩碴堵塞巷道,击伤或淹没经过或正在冒落范围作业的人员和机械。工作面、侧壁坍塌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在采矿作业中,最常见的事故是冒顶片帮,约占采矿作业事故的40%以上。分析该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是:⑴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方法不当。如采场布置方式与矿床地质条件不适应,采场阶段太高,矿块太长,顶帮暴露面积太大,时间过长,加上顶板支护、放顶时间选择不当,都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天井、漏斗布置在矿体上盘或切割巷道过宽都容易破坏矿体及围岩的完整,产生片帮事故。⑵作业人员疏忽大意,检查不周。岩石受爆破的冲击和震动作用后,有一些发生松动和开裂的岩石,稍受震动或时间一长马上就会冒落。这时假如正好有人站在下面,将被击中。所以在放炮后应加强对采场顶帮的检查和处理。⑶处理浮石操作方法不当。由于处理浮石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冒顶事故,大多数是因处理前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浮石情况而造成的。如操作时撬前面的,后面的冒落;撬左边的,右边的冒落;撬小块的浮石,却引起大面积冒落等。有时因为操作工人的技术不熟练,处理浮石时站第1页共1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立位置不当,当浮石下来时无法躲避而造成事故。也有一些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冒险悬顶作业等造成的。⑷地质情况变化,自然条件不好。如在采矿体中有小断层、裂隙、溶洞、软岩、泥夹层、破裂带、裂隙水等等,都容易引起冒顶片帮,在开采中要特别注意。⑸地压活动的影响。有些矿山在开采后对采空区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矿山的生产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采空区地压活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井下采场和巷道发生大面积冒顶片帮事故。2.应急组织和职责2.1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当班班长(或段长)成员:班组成员2.2应急指挥小组职责⑴编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⑵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公司领导指示并落实应急指令。⑶事故发生后,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协助事故处理和调查。⑷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⑸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3.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程序⑴发生事故后,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指挥小组组长或单位领导报告。⑵指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2页共1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⑶预案启动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实行积极措施保护和抢救伤员。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⑴应把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要切实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⑵救援时要做好现场的应急照明和安全保障工作。⑶发生一般性顶、边帮冒落事故,救援人员应对现场情况作出合理的支护、封闭、隔离等工作,待确认安全后,准许施工。⑷发生大面积顶、边帮冒落坍塌事故,要迅速组织力量展开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的扩大。⑸假如有人员被困,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进行通风。被困人员若因冒顶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奇空气、饮料和食物。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抢救人员的安全。假如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选择好安全退路。⑹遇险被困人员要正视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要靠帮贴身站立,尽量减少体力和隔堵区的氧气消耗,要坚信救援人员一定会积极抢救。如现场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数和计划实行的避灾自救措施,也可实行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向外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⑺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假如被困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可采纳千斤顶等工具将其顶起,将人迅速救出。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