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建共享行动方案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教学在我们农村地区还是短板,数字化校园已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对区域信息化推进、对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这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一、数字化校园促进了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所谓“三进工程”,就是信息技术“进管理、进课堂、进家庭”。可以启用“网上办公系统”,能切实提高办公效率,可节省办公开支,如教育的隶属管理,原来是人员必须到上级单位报到、开会,现在很多情况可以网上办公,发文件。第二,多渠道丰富了教学资源,包括静态资源、动态资源、视频资源等,内容涵盖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的各学段、各学科,将信息技术“进课堂”落到实处。第三,依托校迅通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平台随时了解教育政策、孩子在校情况,及时与与校长、教师就进行交流和沟通。二、以学校科研课题为契机,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水平,开展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的研究,实现网络文件存储办公。运用数字化校园的“网络备课功能”,学校一线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实现与同行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的愿望,不仅是跨时空、真实民主的教研体现,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使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参与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创造了较之以往更加民主互动的教研氛围。三、促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乡村学校有好了校迅通平台,实现了家、校互联的功能。学生家长和老师能做到及时的勾通,对于一些新的家教理念,也能及时出现在家长的手机平台上,避免了一些家校矛盾,出现了学生家长尊敬老师,老师喜欢教研的喜人情景。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校园”的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