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教学江苏省阜宁中学(224400)张正太“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最重要的电学实验之一.由于新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增加了“金属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一实验结论,给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以为突破这一问题的方法还得借助于实验,即“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笔者教学中,就“伏安法测电阻”,是让学生做两个实验:一是测定“电阻圈”的电阻(教材中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的电流亦随之改变,但导体的电阻值几乎不变,让学生理解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两端所加的电压的大小及是否加电压无关.接着再增加一个“伏安法测定一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实验.具体做法:提供学生一只合适的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为0.3A,U额<3V),让学生测出电流为0.15A、0.3A、0.4A时所对应的电压算出电阻,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学生发现测出的电阻值相差较大,意识到不能再采用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来确定小灯泡的电阻,而只能把电流调节到正常工作电流时,读出对应的电压值,算出的才是所要求的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此刻指导老师得抓住时机,阐明学生测出的不同电压下的灯丝电阻不同是因正常工作时的灯丝温度高达2000℃,而通过灯丝的电流不同时,灯丝的温度变化很大(亮度变化),则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就不能忽略的缘故所致.从而加深了灯丝电阻对电压变化较敏感的认识(新教材中金属导体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涉及到的也只有灯丝电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感受到因变阻器上的电阻变得很小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会较大,灯很亮,这样极易熔断灯丝.故加深了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前为什么滑动变阻器的滑键要滑至最大的原因,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步骤,提高了实验技能.笔者以为“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十分重要.但“伏安法测灯丝的正常工作电阻”对物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亦大有益处,得引起教者的足够重视,难怪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增加了这一实验的设计,笔者为配合书后作业,对题目具体化(题目):一只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为0.3A,以两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用伏安法测出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值:①需选的器材有哪些?②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仪表的“+”、“-”接线柱及量程.③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④能否采用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