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复习一.本周教学内容: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复习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熟记30°、45°、60°的各种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它相应的角度。3.掌握同角或互余两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并会用它们来解直角三角形和求值。4.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5.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一些实际问题。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2)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及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难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解直角三角形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以简化计算。2.有图形不是直角三角形,但可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垂线)把它们分割成一些直角三角形和矩形,从而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同学们应掌握添辅助线的技巧。3.本章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要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4.数形结合思想和方程思想。【本章知识结构图】【本章主要内容】(一)锐角三角函数1.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α(如图)sinα,cosα,tanα分别叫作∠α的正弦、余弦、正切。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锐角三角函数。2.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3.同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关系(引进参数的思路,或利用(1)、(2)可解决、可推广。)4.互为余角的正弦、余弦的关系及正切的关系5.利用计算器求任意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已知正弦、余弦或正切值,用计算器求相应的锐角。(二)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1.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如图)(1)三边关系:(2)两锐角之间关系:(3)边、角之间的关系:其中∠A可以换成∠B。2.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及思路。(2)将解直角三角形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首先要弄清楚实际问题的情况,构建数学模型——直角三角形;然后从已知元素和所求的未知元素,正确选用正弦、余弦或正切关系式;最后会利用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典型例题】例1.分析:略解:如图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解:例3.已知:如图△ABC中,∠A=120°,AB=8,AC=6,求sinB·sinC的值。分析:须根据条件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过B、C分别作BE⊥AC交CA延长线于E作CD⊥AB交BA延长线于D ∠BAC=120°∴∠BAE=∠CAD=60°又AB=8,AC=6例4.如图,已知楼高AB高30m,从楼顶A处测得旗杆C的俯角为60°,又从离地面5m的一窗口E处测得旗杆C的仰角为45°,求旗杆CD的高。(精确到0.1m)分析:为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可构造直角三角形。如图作CN⊥AB于N,过E作EF⊥CD于F。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可求CD。解:如图,过C作CN⊥AB于N,过E作EF⊥CD于F依题意得:∠NAC=90°-60°=30°,∠CEF=45°设CD=x,则FD=EB=5,CF=x-5答:旗杆CD的高约为14.2m。例5.沿水库拦水坝的背水坡,将坝顶加宽2m,坡度由原来的1:2改为1:2.5,已知坝高6m,坝长50m。求:(1)加宽部分横断面AFEB的面积;(2)完成这一工程需要的土方是多少?分析:应将梯形的高作出构造直角三角形。解:(1)过A、F分别作AG⊥BC于G,FH⊥BC于H(如图)在Rt△ABG中,i=1:2,AG=6∴BG=2AG=12答:加宽部分横断面AFEB的面积是21m2。答:完成这一工程需要的土方是1050m3。例6.如图,一艘船以3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在A处看灯塔S在船北偏东30°,半小时后航行到B处,看灯塔S在船的东北,求灯塔S和B处的距离。分析:理解方位角的意义,能根据题意构建直角三角形。解:如图,过S作SC⊥AB交AB延长线于C设SC=x在Rt△SBC中,∠SBC=45°∴BC=SC=x在Rt△SAC中,∠A=30°答:【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ABC中,∠C=90°,则()A.B.C.D.2.△ABC中,,则AC:BC:AB=()A.3:4:5B.4:3:5C.3:5:4D.5:3:43.Rt△ABC中,∠C=90°,,斜边上的高h=1,则()A.B.C.D.4.菱形的边长为4,有一个内角为40°,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A.4sin40°B.4sin20°C.8sin20°D.8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