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一中2009—2010上学期期中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2、图1为《大盂鼎》中的金文“宗”。《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图1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4、为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下面有一组关于汉代以后,历朝限制丞相权力的说法。根据你的理解,存在明显错误的是A.为了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C.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以此分割和限制相权D.宋代废除丞相,为减轻帝王工作压力,设参知政事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的事实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中书省—工部—门下省6、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废丞相,设内阁D.确立三省六部制7、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御史大夫②都察院③刺史④三省六部⑤提点刑狱司1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8、下列古代中央机构设置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军机处②三省六部③三公九卿④内阁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9、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A.秦朝的郡县制B.西汉的州郡县制C.唐朝的军镇制D.元朝的行省制10、《明太祖实录》记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面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A要抑制权臣,加强皇权B解除地方割据,将地方权力集于中央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废丞相D改革官制,设立内阁制11、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B.皇帝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1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3、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入会场。其主要原因是:A.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C.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D.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14、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民主的制度B.自由的传统C.法律的建设D.国家的统一15、近代西欧资产阶级借鉴古代某国的经验,制定一系列法律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以下最有可能被借鉴的是A.古中国B.古希腊C.古罗马D.古雅典16、查士丁尼法典中记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推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2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罗马法对妇女的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D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7、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A.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