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一高高三(上)第六次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市塘沽开发区一带发生爆炸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据多位市民反映,事发时十公里范围内均有震感,抬头可见蘑菇云,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下列关于安全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质、自燃自热物质、氧化性物质、剧毒物质、加压气体等B.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使用干砂灭火C.处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药品废液时,应用大量水稀释后才能排入下水道D.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时,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2.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D.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3.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B.X、Z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X:Z)为3:1和4:2的化合物C.化合物YW2、ZW2都是酸性氧化物D.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会出现白色沉淀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3molNH4NO3溶于一定浓度的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溶液中一定含有3NA个NH4+B.标准状况下,含有1mol硫原子的SO2与SO3的混合物,其体积小于22.4LC.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氢原子的总数为1.2NAD.1L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的数目小于2NA5.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润湿的pH试纸测食盐水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取溶液体积偏小D.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先用蒸馏水再用待测液润洗,所测溶液浓度偏大6.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时,ag该晶体能够溶于bg水中形成VmL溶液,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C.该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m(水):m(溶质)=():(a﹣)D.该溶液的密度为ρ=g•L﹣17.为探究NaHCO3、Na2CO3与1mol/L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序号液体固体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最高温度①35mL水2.5gNaHCO320℃18.5℃②35mL水3.2gNa2CO320℃24.3℃③35mL盐酸2.5gNaHCO320℃16.2℃④35mL盐酸3.2gNa2CO320℃25.1℃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8.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2mol/LBa(OH)2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和OH﹣的物质的量B.200mL1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C.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D.64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9.分枝酸在微生物、植物的“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系统中作为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枝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B.1mol分枝酸最多消耗3molNaOHC.分枝酸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D.一定条件下,分枝酸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10.某酯(CnH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