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百校联盟押题卷(新课标卷1)高考最后一卷历史(第五模拟)一、单选题:共12题1.学者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C.依据才能品德确定储君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代政治文明的特点。材料表明,商代有嫡庶长幼之别,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这说明宗法秩序在商代已初步确立,但不够完善。商代已是王位世袭,兄终弟及也是血缘传承,A、C项与材料不符;商代还未实现中央集权,D项错误。B项正确。2.《礼记·曲礼》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汉律规定:“敢私复仇者加刑,家属徙边。”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这表明魏律呈现出A.复古主义的特色B.程序简化的特色C.严刑峻法的特色D.以儒入法的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儒学发展对律法的影响。儒家典籍认为私报父祖之仇是孝义之举,汉律禁止此种行为。三国时期的魏律认为,如果杀害父兄的罪犯在逃,正式定其有罪后,子弟可以依照“古义”,自行追杀,这体现出魏律对儒家孝义思想的汲取。魏律并非恢复古代律法,A项错误;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3.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经济。由题干材料可知,唐代商业覆盖区域十分辽阔,店肆、驿驴客观上促进了唐代商业的发展。材料并未反映对外经济交流的状况,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D项城市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正确。4.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文中空缺文字应为A.自然哲学B.实用技术C.道德理论D.实验工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将对天文演化、阴阳五行等自然现象的探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A项与材料不符;中国古代学者注重道德理论的研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强调实用技术,但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轻视科学实验工作,排除B、C。D项正确。5.有学者将19世纪30年代亚洲地区某一种贸易的“三角关系”绘制成下图。该图能够反映出A.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英国扭转贸易逆差的手段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D.中英文明间的碰撞与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英贸易的相关知识。图示信息反映了鸦片贸易的状况,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30年代”可知,此时中国的大门尚未被打开,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攫取利润,向中国输出鸦片。中英鸦片贸易无法反映出A、C、D项,B项正确。6.近代中国有些人宣称:“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该言论A.是西方坚船利炮刺激的产物B.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表现C.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驳斥D.是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认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封建顽固派的思想。由材料中的言论可知,这些人坚持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故该言论应为顽固派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驳斥。A、B项与材料不符;洋务派也属于封建士大夫群体,D项错误。C项正确。7.《红色中华》曾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言:“反动的国民党政府与其各派军阀……现更已(借)和平谈判,实行出卖整个中国,促进各帝国主义迅速瓜分中国。对于全国反日反帝的革命运动,则尽其压迫之所能。”由此可见,该宣言发布于A.南昌起义爆发时B.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C.抗日战争的后期D.重庆和谈失败之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相关知识。南昌起义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但并未建立中华苏维埃政府,A项与材料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