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6)页。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3、此试卷适用于网络阅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卡勿折叠,污损,信息点旁请不要做任何标记。4、正式开考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6、主观题部分也一并书写在答题纸上,注意用0.5毫米以上黑色签字笔书写。7、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照同侧同面顺序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1、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的土地制度是()A.氏族公社所有制B.井田制C.均田制D.封建土地私有制2.战国城市有固定的产品交易场所一一市。据史书记载,“市”上有金铺、粮铺、珠宝玉器铺、绸布铺、皮铺等,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此记载表明当时()A.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B.手工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私有制促成手工业兴盛D.从事商业利润丰厚3.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秦)“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表明在当时的秦国()A.土地私有已合法化B.国家分配土地给百姓C.在全国推行县制D.井田制是主要土地所有制形式4.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5、“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声。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A、农村出现经商热潮B、农村萧条土地荒芜C、国家推行重商政策D、战乱人口大量逃亡6.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7.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值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来自酉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9、下列有关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是稀疏而又微弱的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长江流域的制瓷业10.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11.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A.洋务企业的诱导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12、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表格内容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茶、丝制造水平高,竞争力强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均势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年份茶(万磅)丝(包)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928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