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年级班姓名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七年级历史七年级历史(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第1页(共8页)(本试卷100分,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60分钟。)题号得分一二三总分总分人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内(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得分题号得分1132143154165176187198209211022112312241.他统治时期,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他是A.刘彻B.李世民C.赵匡胤D.朱元璋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开元盛世”B.“开皇之治”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3.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隋文帝正式创立②武则天时创立了殿试制度③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④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应该是唐朝与哪个民族间的联姻逻些(终点)玉树赤岭(日月山)鄯城(西宁)甘肃长安(起点)A.突厥B.回纥C.吐蕃D.南诏5.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天竺”、“佛教”、“《大唐西域记》”、“那烂陀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6.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A.唐代与天竺的交往B.唐代与日本的交往C.元朝的对外交往D.明朝的对外交往7.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林立。下列不属于当时“五代”的是A.后梁B.后唐C.后金D.后周8.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金政权形成对峙局面的政权是A.①B.②C.③D.④9.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寇准10.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是A.东京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B.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C.发明曲辕犁和筒车D.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技艺高超11.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但是生活在宋代东京的市民,做不到A.在餐馆里点一份土豆烧排骨B.到大相国寺逛庙会C.后半夜到街上买夜宵D.到瓦子观看各种演出12.下列人物的有关活动有可能在《资治通鉴》中查阅到的是A.黄帝B.汉高祖C.成吉思汗D.乾隆帝13.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是A.辽B.金C.元D.清14.元朝对西藏加强管辖,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而设置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政事堂空海纪念碑(陕西西安)招提寺七年级历史(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第2页(共8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发生时间,说法正确的是A.14世纪初B.14世纪末C.15世纪初D.15世纪末16.右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的部分笔记。笔记中提到的解决倭患的英雄是A.文天祥B.戚继光C.郑成功D.郑和17.要详细了解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纺织业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天工开物》B.《资治通鉴》C.《史记》D.《本草纲目》18.成都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留下了诸如武侯祠等蜀国的许多遗址和故事。下列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社会情况的文学作品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9.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管理台湾的管辖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20.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康熙帝在位期间的是A.组织雅克萨之战B.册封班禅额尔德尼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平定噶尔丹叛乱21.以下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东临太平洋B.西跨葱岭C.南到南海诸岛D.北接燕山22.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这主要是提到明清时期实行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重文轻武D.八股取士2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