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20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大事件之一。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是: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A、推翻清朝统治B、成立中华民国C、谋求民族独立D、发展资本主义2、20世纪初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是()A、广州B、北京C、上海D、天津3、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不包括()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B、革命形势的发展C、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D、资产阶级团体广泛建立4、我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同盟会D、国民党5、(2002年高考,上海题)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皇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A、兴中会、华兴会B、华兴会、文学社C、文学社、共进会D、共进会、兴中会6、下列选项不属于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一项是()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临时大总统必须在南京就职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7、(2000年春季高考题)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8、(2004年高考文综,上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A、美国B、英国C、俄国D、德国9、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A、封建统治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10、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的标志是()A、孙中山辞职B、袁世凯复辟称帝C、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D、清帝退位11、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D、建立民主共和国,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C、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D、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粥之,议院不得干涉。──摘自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①、材料1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②、材料2“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③、材料1与材料2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④、材料2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⑤、材料2“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14、(2001年高考,全国题)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15、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A、反清复明B、反满兴汉C、反对民族压迫D、反清封建统治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本质目的在于()A、发展资本主义B、使资产阶级继续掌握国家政权C、维护共和政体D、限制袁世凯17、“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以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均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