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感曾观摩过这样一次中班的音乐活动《听》。活动预设的目标是使幼儿感受乐曲,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将听到的声音进行歌词创编,体验音乐创编的乐趣。执教老师运用多媒体让幼儿听风、鸟、雷及雨声,之后幼儿创编。活动之中教师不厌其烦地强调:“小朋友们,你们想象听到了什么?编成歌曲试一试。”自始至终,孩子们说了十几种声音,却无一例外是动物的声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正是由于我们的课程文化中多元价值取向的消失,我们的活动过程才会停留于形式,孩子多样化探索的背后,其实只是一次次的简单重复。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往往多媒体出现了,生活却没有了;限制环境下的探索出现了,但游戏没有了,协作也没有了。在已选择好的前提下,孩子们又怎能有积极的探索和创造的表现呢?由此,我们想到了审视幼儿园的课程文化,关注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的文化。幼儿园课程目标文化应是多元价值取向的,应强调情感态度、生活经验、个性与社会性、实际能力、知识技能等。正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才能表现出文化特质的差异,形成幼儿园课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幼儿园课程内容文化应以“友爱与情感、和谐、价值、信念”为核心价值取向,并使之成为幼儿园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教育领域的核心话语。应重视对传统优质文化的选择,体现诸多文化的交融或冲突,注重文化观念的矛盾统一,关注教师与幼儿透过课程内容对课程文化的理解和建构。幼儿园课程实施文化应以“生活体验、互动对话、考虑差异”为标志性话语,体现出整体化(全纳化)、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隐性化、科学化、协作化等特点。基于“在生活、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实施应通过过程—理解,让幼儿通过平等民主的参与式交流获得积极体验;通过协商--互动,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提升课程文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