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界首四中2006年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分值150时间:150分钟)第I卷(共76分)一、(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2分)……………………………【】A.妻子呜咽着,孩子大哭起来看着这些孩子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这位善良的老人转过头去。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只两年的时间,他的绘画就达到了一个高度,尤其在人物肖像画方面,颇受好评。C.在别人伤害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如果发表跟天动学说根本对立的地动学说,一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D.自高自大和妄自菲薄都是不应有的态度。“人间六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点不错。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优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迷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在语文学习中,字要的写,话要的说,课文要的读,练习要的做。作文要的完成。A。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B。清清楚楚规规矩矩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仔仔细细C。规规矩矩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踏踏实实D。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规规矩矩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二、(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各题。土地赵丽宏对土地的感情,每个人大概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体会。我的故乡在长江入海口,在中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那时,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劳动繁重,生活艰苦,然而没有什么能封锁我憧憬和想象的思绪。面对着岛上那辽阔的土地,我竟然遐想联翩,自由的想象之翼飞越海天,翱翔在我们广袤绵延的国土上。崇明岛和一般意义上的岛不同,这是长江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一片土地,就凭这一点,便为我的遐想提供了奇妙的基础。看着脚下的这些黄褐色的泥土,闻着这泥土清新湿润的气息,我的眼前便会出现长江曲折蜿蜒、波涛汹涌的形象,我的心里便会凸现出一幅起伏绵延的中国地图,长江在这幅地图上左冲右突、急浪滚滚地奔流着,它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土地上众多的生命。它也把沿途带来的泥沙,留在了长江口,堆积成了我脚下的这个岛。可以说,崇明岛是长江的儿子,崇明岛上的土地,集聚了我们祖国辽阔大地上各种各样的泥土。我在田野里干活时,凝视着脚下的土壤,情不自禁地会想;这一撮泥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唐古拉山,还是来自昆仑山?是来自天府之国的奇峰峻岭,还是来自神农架的深山老林?抑或是来自险峻的三峡,雄奇的赤壁,秀丽的采石矶,苍凉的金陵古都?┄┄有时,和农民一起用锄头和铁锹翻弄着泥土,我会忽发奇想:在干千万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会不会用这些泥土砌过房子,制作过壶罐?会不会用这些泥土种植过五谷杂粮,栽培过兰草花树?有时,我的幻想甚至更具体也更荒诞。我想: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甲的屈原踩过?会不会被乙的陶渊明种过菊花?这些泥土,曾被流水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在它们循环游历的过程中,会不会曾落到云游天下的李白的肩头?会不会曾飘在颠沛流离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曾拂过把酒问天的苏轼的须髯?……荒唐的幻想,却不无可能。因为,我脚下的这片土地,集合了长江沿岸无数高山和平原上的土和沙,这是经过千年万代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土地,这是历史。历史中的所有辉煌和黯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他们的悲欢和喜怒,他们的歌唱,他们的叹息,他们的追寻和跋涉,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记得我曾在面对泥土遐想时,写下过这样的诗句:“故乡的泥土,汇集了华夏大地的缤纷七色,把它们珍藏在心里,我就拥有了整个中国……”直到今天,年轻时代的这种遐想仍会使我的感情产生共鸣。我们每个人,都是土地的儿子。土地是我们的母亲。人们啊;请记住,你的根,在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