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景观判读和绘制环境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新课程改革下,教材从多层次多方面分类提出对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了阅读资料、分析图表、动脑思维、动手操作、实地考察等多种地理技能和智能训练,尤其突出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可见,现代的地理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几方面的看法:1、注重教学中景观地图和环境地图素材的收集知识都是靠平时点滴积累起来的,教学中我就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收集与我们教材有关的景观地图,比如有的学生或者自己暑假出去旅游,回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同学们,这就让学生记住了某一地理区域的景观特征。如一学生去过内蒙古,他见到的内蒙古大草原一望无垠,还有著名畜种三河马、三河牛,他还尝试去参加了骑马比赛活动等等,经过从他嘴里精彩的介绍,还配有照片,让我们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内蒙古地理景观,人文景观等,这一效果比老师的课本教学好上十倍。2、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去分析各信息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一能力的培养,我们是要常抓不懈的。从景观地图或环境地图上的信息,分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相互影响。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时,我就拿出包里的旧版的5元人民币,利用展示台,让学生观察上面绘制的我国的两种少数民族的头像,这时学生的兴趣大增,也让学生记住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从图上标志性建筑可以判断它是哪一地区,比如50元人民币的背面绘有布达拉宫的这一地理景观,学生就可以判断出是我国的西藏自治区。这样通过老师们的指导分析各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我们的地理课堂就活起来了。3、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平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补充一些本国的景观图片,增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世界地理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收集异国风情,以增长见识。这只是我在教学中几点肤浅的经验,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我还得不断地学习地理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把地理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