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和谐发展推进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和谐发展***市***产业集聚区***市***产业集聚区现有各类建会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家,职工近3万人。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和帮助指导下,在推进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20XX年,集聚区签订了区域性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各一份,覆盖企业150余家,职工1.8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单独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50份,覆盖职工1.2万人。其主要做法是: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合力首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产业集聚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集聚区常务副主任任组长,集聚区及辖区三镇工会联合会主席、集聚区驻地劳保所、工商所、民政所以及区内重点企业工会相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产业集聚区工会联合会。同时,在集聚区辖区内各乡镇及重点企业也成立了由党政工领导和有关部门参加的相应组织,并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提升为集聚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指标,成为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形成各方齐抓共管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合力。一是建立了协调会议制度。由集聚区工会联合会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开会研究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支付保障问题。二是基础管理制度。由工会组织建立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数据库,将建会建制数据全部输入了电脑,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三是审核备案制度。提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工资集体合同文本进行合法性审核、备案。四是考核制度。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考核基层工会年度工作目标。五是监督管理制度。由集聚区工会联合会定期与不定期对企业工第1页共4页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辖区各乡镇和企业建立监督举报箱,增强企业和职工双方行使各自权利,履行各自义务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保证了合同的履约兑现。第三,分层推进,形成多层次的工资集体协商体系。第一层面:集聚区工会联合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在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企业、辖区乡镇、各行业工会的指导,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水平和质量,并对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第二层面:乡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第三层面: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推动工资集体协商良好氛围组织辖区各级工会通过网络、简报、文件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大力营造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良好氛围。并从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形成推动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合力;选树典型,分类指导,努力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确保工资集体协商落到实处;加强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去年3月初,由管委会工会联合会牵头,辖区三镇工会配合,组织召开了“***产业集聚区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行动启动仪式”,并向基层企业发放了1000份工资集体协商《告知书》迅速形成“党工委、镇政府主导、工会主管、三方联动”的良好局面。三、强化指导服务,提升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业务指导。组织了5次工资集体协商人员集中培训。其次在重点企业工会主席例会上发放《工资集体协商简明读本》、《工资集体协商流程简图》、工资协商常识,以及工资集体合同文本(样本)等13种参考样本资料。三是25人以下的小型非公有企业由集聚区工会联合会或乡镇工会联合会牵头组成职工方与企业方协商代表进行了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二是组建“专家指导组”,提供专业指导。我们从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专业人才中聘请5名工作人员组成了“产业集聚区工资集体协商专家指导组”,随时深入乡镇和企业指导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从去年3月5日组成“专家第2页共4页指导组”以来,他们深入乡镇和企业指导工作11次,接受工资协商知识咨询70余次,给乡镇和企业提供建议和纠正编差50多件。三是培养选树典型,进行示范指导。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和推广开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