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莫、斯”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嗡嗡嗡,嗡嗡嗡,成群飞入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打一动物,猜猜它是谁?(板书蜜蜂)2、勤劳的小蜜蜂本领可大了,除了传花粉,采花蜜,还会引路呢!(板书:引路)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蜜蜂引路的。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大声读课文,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后汇报,蜜蜂会引路吗?他为谁引路?3、检查识字.课件出示字词。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蜜蜂会引路吗他为谁引路?(介绍列宁)三、感悟朗读,理解课文1、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指名读一读1自然段,(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聊天)。理解“常常”,可借助学习工具,是事情不止一次的发生,也就是说养蜂人不止一次来找列宁聊天。用学过的词语替换。试试读一读。2、是什么原因才有了蜜蜂引路的故事?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指名读第二段。3、学习第3自然段1)、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做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2)、齐读后同桌讨论后汇报: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重点引导展开合理想象——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读重音的词。板书:花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他想得对不对?书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理解“果然”。理解“果然”。通过列宁找到养蜂人,我们知道列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善于发现、认真思考)4、从图切入(学习第4自然段):是呀,在蜜蜂小向导的带领下,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文中哪段话写了这幅图的内容?1)、自由读第4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2)、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四、学习了本文,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感悟出列宁是个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人。)五、板书设计:蜜蜂引路花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