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大绳教学中个别后进生的辅导冬季体育课堂中,跳大绳作为其中一项教学内容经常被我所用。所以在我任教的班级里,几乎人人都会跳,而且跳得非常流畅。后来,我又接手了一个新班级,第一次安排跳大绳活动,孩子们的热情特别高,且跳绳技巧掌握得也不错。但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却很例外,他总是怯怯地躲在别人后边,不敢参与。看到我走到他身边,他羞涩地说:“老师,我不会跳。”“没关系,老师教你。”“老师,我真的学不会,要么你罚我做别的吧。”“相信老师,也相信你自已,我们来尝试一下,只要能顺利进绳跳5次,我们就算成功了,好吗?”“好吧”,男孩勉强答应了。但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并不顺利,虽然我不住地提醒、鼓励着他,但男孩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是进绳时机不对,就是进绳后忘记跳,或跳的时机掌握不好,甚至有几次还差点被绳子绊倒。男孩越来越紧张,动作也越来越不协调了,看得出来,他都快要哭出来了。“是孩子太想学好了,是我的关注太”霸道”了,还是不适应我这个新来的老师?”于是,我叫来体育委员——一个亲和力和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让他来示范,然后顺势把教会同伴跳绳的任务交给他。果然,没一会儿,就传来了喜悦的呼声:“老师,老师,你来检查吗,我会跳了!”男孩特别开心。我又不失时机地当众表扬了该男孩!对一些运动能力较差且害羞、胆怯、不自信的学生来说,这看似“爱心”的单独施教却成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所以,有些时候,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互助比起师生间的互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