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学设计连云港市苍梧小学秦涛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2.齐读课题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一、初读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课件出示生字)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课件)(1)读词语牛皋岳飞师傅周总理冒失纠纷矛盾出言不逊文雅和气宽容文化修养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点评。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个部分。第一部分():古训引出观点——第二部分():举例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第三部分():说明学会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四、精度感悟,迁移运用1.精读第1自然段。(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课件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3)请同学们用文中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4)齐读第1自然度,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2.精读第2-4自然段(出示课件)(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读一读,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练读,交流读,点评。(板书:故事说理)(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联系三则故事内容(牛皋和岳飞问路、公交车风波、周总理理发)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相机板书:神态、动作、语言)(3)如果我们把这三个自然段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第一个故事:牛皋和岳飞问路第二个故事:公交车风波第三个故事:周总理理发)(4)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这样才能使人信服。五、实践运用1.学了这篇课文,许多同学都深有感触。有几位同学想给大家提议提议。(四位同学上台,表演三句半。)2.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文明礼貌我先行(三句半)连云港市苍梧小学秦涛鼓不敲,锣不响,我们四人上了场,面向老师和同学,开场。今天上台说一说,文明礼貌首当先,大家认真听一听,快快说。牛皋问路太粗暴,出言不逊马上吼,呔,老头儿,爷问你冒失鬼如此问路太失礼,言行举止不得体,难怪人家不睬你,就是!岳飞问路就不同,离镫下马走上前,双手抱拳把身躬,施礼请问老丈可曾见,黑马大汉往哪去,老人耐心把路指,前面!将军上马说告辞,扬鞭催马向前去,老者竖起大拇指,真有礼!公共汽车人拥挤,小孩踩了花裙子,连忙抬脚对不起,道歉回家洗洗没关系,宽容理解不生气。礼貌待人架桥梁,理解万岁!再来夸夸周总理,平易近人没架子,巧语安慰朱师傅,好总理三个“您”字显尊重,不怪别人怪自己,宽容文雅又和气,好修养礼贤下士属刘备三顾茅庐有诚意三分天下成大计敬佩!程门立雪为尊师,孔融让梨懂谦让,负荆请罪消隔阂留名青史!见面时,问声好,早中晚,不能少,谢谢你,不客气,有礼貌。待人接物有礼貌,言行举止要文雅,,生活才会更美好,说得好!说到这里停一停,文明礼貌谁先行,你行我行大家行,一路同行!齐:对,一路同行!齐鞠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