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和物质构成奥秘总复习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全面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奥秘。二、重点、难点、知识剖析(一)、水的组成和性质1、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装置:水的电解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检验气体: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体积大的气体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化学方程式为:3、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在101kPa下,水的凝固点为0℃(结冰),沸点是100℃。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的导电能力较弱。4、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稳定性:水在高温条件下也不易分解,难以用水作原料直接制取氢气。水的pH为7。(2)水的氧化性:在常温下与活泼的金属反应,如钠。高温条件下能与碳、铁等金属和非金属反应。2Na+2H2O=2NaOH+H2↑(3)水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4)水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Na2O+H2O=2NaOHCuO+H2O=Ca(OH)2(5)水与某些盐反应生成结晶水合物。CuSO4+5H2O=CuSO4·5H2O(二)、分子和原子1、分子(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和实验室制取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注意:①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质性质不相同,水是液态,冰是固态。②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出来。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惟一粒子”。因为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该物质由什么粒子构成,就由什么粒子保持它的化学性质。例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铁原子;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2)分子的性质2、原子(1)原子的概念和性质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①原子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裂”。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在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还可以再分(如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性质: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原子也是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间也有间隔;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的组成(3)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构成原子核的两种粒子中,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可简单表示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统一以碳-12原子(原子核内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它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使用时一般不写单位。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约为1,一个电子的质量约为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因此电子的质量通常忽略不计,则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三)、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天然水(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属于混合物。2、水的净化方法水的净化方法主要有静置、吸附、过滤、蒸馏、杀菌等方法。(1)静置: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2)吸附:利用明矾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