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情反馈测试历史试题(A卷)一、选择题(46分)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纸上。1.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协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2015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3、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台湾割让给日本C.《辛丑条约》的签订D.百日维新的失败4、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5、面对列强步步紧逼,中国人民近代化的探索在艰难中前行。下列搭配正确是()A.洋务运动——变法图强B.戊戌变法——民主科学C.辛亥革命——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自强求富6、专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邵林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作为一个学习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应该定为中国()A.人民的抗争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7、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它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它”是()A.北伐战争B.长征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9、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际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11、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1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3、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14、九年级(2)班同学在复习某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