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5.4平移教案设计者:朱雪学校:阜阳市十八中学时间:2014年12月27日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数学3.课时:1课时教学课题移教材分析从《课程标准》看,图形的变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和相似.通过图形变换,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发现图形的不变性,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教材在不同阶段安排了图形变换的内容.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中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教材将“平移”安排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最后一节,一方面是考虑将其作为平行线的一个应用,另一方面是考虑引入平移变换,可以尽早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尝试利用平移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平移的内容,教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在本章主要探讨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在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在第19章“四边形”中,将对平移的性质作理论推导,在第23章“旋转”中,将综合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本章只要求学生对平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平移的第一节课.教材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特殊图形的共同特点,并能根据这个特点绘制图形;2.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直觉思维;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等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归纳等数学活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图形平移的特征.教师准备:教学之前搜索本节课的相关教学材料制作课件,为学生复印好印有“跟踪检测与课后作业”备用纸,并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以备课上使用学生准备:教材28页的“探究”(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5.4-2的雪人呢?),直尺.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探索动手的机会,通过主动探究,了解平移的特征,建构平移的概念.教学过程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观察一组运动现象(课件动态演示),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运动特征.(1)竹排在江中沿一直线移动(配有“红星照我去战斗”音乐片段);(2)一只鸟从右下角分别沿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斜向上的方向运动.由此引入课题,并板书.【活动2】学生归纳出平移的定义,教师进行引导、规范,用课件展示出平移的定义,教师将定义的要点板书,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活动3】跟踪练习1.下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中,哪些是在平移?(动态图片)教师演示课件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交流后建构平移概念.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思考,给出答案.活动1中的运动的图片图案,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平移现象的理解,抓住平移的本质特征.说一说:请举出现实生活中平移的一些例子.再用课件展示一些例子,如缆车、升降电梯、推拉窗的移动,楼房的整体平移(有视频链接).仔细观察教材第27页图5.4-1,小组讨论后回答: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若能,请任选其中两个图案,用红笔把这个“部分”描绘出来,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并讲清是“怎样”由这一“部分”绘制出来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提醒学生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当之处,加以点拨、帮助修正.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后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找出绘制出整个图案的“部分”;参与其中一两个学习小组的讨论;辅助上台选手展示方案.2.下面的五幅画中,(2)(3)(4)(5)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活动1)观察新图形与原图形踪练习3.下列移动属于平移的有哪些?(2)找出几组对应点(例如A与A′,B与B′,C与C′,D与D′等),连接这些对应点,观察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观察发现: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思考形状、大小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