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本经验类-刘东凯VIP免费

校本经验类-刘东凯_第1页
1/4
校本经验类-刘东凯_第2页
2/4
校本经验类-刘东凯_第3页
3/4
挖掘教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刘东凯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大亮点就是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文化无疑成为学校课程特色的亮点之一,它不仅推动着学校的内涵发展,还彰显着学校的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校本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面对这门新课程,我和所有的老师一样都充满了困惑、迷茫,但为了能与老师们一同走进课程改革,我就不断地挖掘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一、起步思考找准问题面对这门课程会有很多的问题,在开展课程时只有把问题想透,才能找到问题到底是什么,才能确定找到问题的最好手段。1、校本课程如何管理?2、校本课程面对各门类目标如何制定?3、校本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上的理解。4、校本课程的教学如何设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实践。二、确立主题常态实施面对这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知识体系,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需要的是通过实践+反思=经验,做为这门学科的负责人,更需要带领教师转变观念,我校在“十二五”课题的申报中,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在哈尔滨市教育学会申报,把校本课程的研究纳入到科研中,在课题研究中,我与教师们共同学习,共同琢磨,把从书中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带领教师们共同推进校本课程。我校开展校本课程最重要的是体现学校的特色,我们首先做到“一个转变,二个依托”。“一转变”指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的转变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在进修彭老师的培训中说过特色学校的创建应围绕几个方面:(一)要依据学校的情况确立特色目标,还将选准特色项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二)在有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校长。(三)要有一支业务精良、素质高的特色教师队伍。(四)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五)全体动员,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时,又依托“两个导向”。1、以办学理念为导向我们认为,在小学打基础的阶段,有两点是很关键的,一个是学业、一个是健康的身体。那么,如何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完成好学业的同时,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自信向上的良好心态,我们展开了思考。校本课程也给学校一个广阔的空间,使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得以实施。所以我们依托学校的办学理念,“拥有健康的体魄,儒雅的气质,阳光的心态”,确立了校本课程的主题---“运动健康、读书成长”。主题的确定需要开设哪些门类呢?采取什么方式呢?答案应该在学生那里寻找。因为“一所进步的学校,它的成功就在于把学生的需求视为财富。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导向就是“以学生特点为导向”。2、以学生特点为导向围绕校本课程“运动健康、读书成长”这个的主题,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欢、乐于参与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落脚点。我校校本课程设立两个系列:一个是运动健康系列,一个是读书成长系列。在两个系列下,我们经过的开发、实践、调整,再实践,最终设置了六门课程。在运动健康课程系列方面,从提高学生兴趣,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敢等优秀品质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开设了一项不受场地空间等的限制、近几年全国刚刚在北京少数几个学校中开展民间的体育项目---花棍课。学校利用打花棍的基本动作创编两套花棍器械操,该项目参加2011年北京阳光青少年体育达人大赛,学校获体育达人校奖。在长期打花棍锻炼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手臂的力量,双手的运动带动了左右脑的开发,同时使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读书成长课程系列方面,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读书习惯,提高读书兴趣,提高交流、表达能力,解决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阅读受限等角度,开设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仅让儿童学会阅读,更让儿童学会观察、想像、推理的绘本赏析课和读书交流课。从为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增加学生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等方面考虑,开设了古诗赏析、国学赏析、汉字书写。3、围绕课程设置,规范有序实施我们参照课程的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校本经验类-刘东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