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你两招轻松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多种,即使是同一反应,有时也能用不同的方法配平。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配平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配平方法。一、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是比较简单、常用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所配原子在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具体方法:求出化学方程式两边“个数”较复杂的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1、配平化学方程式:。解析:化学方程式中左边氧原子数为3,右边氧原子数是2,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在前面配上2,在CO2前面配上3,得到;根据上式中左右两边C和Fe的原子个数,在Fe前面配上4,C前面配上3,最后检查化学方程式,将短线改成等号,得。二、奇数配偶数法奇数配偶数法在化学方程式中也比较常用。适用奇数配偶数法的化学方程式需具备如下特征:某元素在化学方程式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选该元素作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成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若不行则乘以4,由小到大依次代入,再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2、配平化学方程式。解析:氧元素是化学方程式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因此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O2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反应物里共含有偶数个氧原子。在生成物的分子里共含有3个氧原子,是奇数,1个CO2里含有2个氧原子,它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是多少,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总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H2O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在H2O前试写一个最小的偶数2,得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里所含的氢原子个数应和C2H2里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等,因此,必须在C2H2前写化学计量数2,得到。由此可以推知,C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4。生成物分子里所含氧原子的总数为10,那么反应物中O2前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为5,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短线改为等号,故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