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年级班姓名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七年级生物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题号得分题号得分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20题号得分一二三总分总分人1.食物中所含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糖类、脂肪、维生素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维生素、无机盐D.糖类、脂肪、无机盐2.人体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往往会患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饮食中如果长期缺少维生素C就可能患A.夜盲症B.佝偻病C.坏血病D.贫血3.与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发育有直接关系的内分泌腺分别是A.甲状腺和垂体B.垂体和垂体C.甲状腺和甲状腺D.垂体和甲状腺4.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B.血小板——吞噬病菌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D.红细胞——吞噬病菌5.有关动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血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B.动脉血是含养料丰富的血液C、动脉血是对人体有益的血液,而静脉血是对人体有害的血液6.当我们从明亮的室外走入到黑暗的电影院和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到明亮的室外时,眼球内瞳孔的变化分别是A.放大、放大B.放大、缩小C.缩小、放大D.缩小、缩小7.心脏内的瓣膜能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其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静脉D.心室→心房→动脉8.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剌激④鼻黏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溺水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环节是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0.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出尿液B.呼出二氧化碳C.排出汗液D.排出粪便七年级生物(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第1页(共8页)七年级生物(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第2页(共8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12.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L。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能少于形成的原尿量13.某同学削铅笔时不小心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A.表皮角质层B.表皮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14.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A.脑和脊髓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C.大脑和小脑D.脑神经和脊神经15.右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有关于反射弧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感受器B.②是传出神经C.③是由神经元胞体汇集而成的D.⑤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16.下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听到铃声进教室B.膝跳反射C.定时大便D.司机见红灯就停车17.视觉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大脑皮层B.视网膜、脉络膜C.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瞳孔、视网膜18.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迅速张口②迅速闭嘴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物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A.人的嗅觉不敏感B.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适应C.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疲劳D.人的嗅觉感受器易被破坏20.某人患胆囊炎,他应该少吃下列哪种食物:A.蔬菜B.水果C.肥肉D.米饭②①⑤④③七年级生物(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第4页(共8页)七年级生物(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第3页(共8页)学校年级班姓名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三、识图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1.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其中A、B、C、D字母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请分析回答:(8分)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