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长石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人员及职责:校长为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负责传染病上报的管理,校医(保健老师)为学校的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二、报告病种: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三、分级报告的内容、时限及流程:通过晨午检、因病追踪或其他方式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疫情时,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报告。(其他非传染病疫情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报告)(一)散发病例报告:发现散发病例,由老师督促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若确诊为传染病病例,责任报告人应向辖区医疗机构和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报告;1.报告内容:发病日期、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寝室号、诊断病名等。2.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传真等);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二)聚集性或暴发性病例报告:一旦出现聚集或暴发疑似传染病疫情,接近或达到《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分级标准(试行)》(见附件4)中规定的报告标准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辖区医疗机构、区教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出现特定情况时,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零报告和日报告。1.报告内容:发病时间、姓名、家长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寝室号、家庭住址、主要临床表现、就诊医院、就诊时间、诊断病名等。填写《九龙坡区学校或托幼机构暴发疫情发病情况统计表》(附件1)。报告疫情后填写《九龙坡区学校(托幼机构)疫情上报记录》(附件2),在配合处置疫情过程中填写《九龙坡区学校(托幼机构)疫情处置记录》(附件3).2.报告时限:一般疫情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传真等)上报,如发生下列情况学校疫情报告人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3)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3.报告流程图:立即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及学校卫生工作主管领导校内就餐人员有2人或以上在进食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不明原因高热、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根据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按所患疾病类型送相关医院诊治学校疫情报告人:****电话:学校卫生分管校长:****电话;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到来前采取隔离等措施向所区疾控中心机构报告电话向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报告电话《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分级标准(试行)》中规定的报告标准同一班级或年级内出现多人请病假若学生情况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