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C(A“芊”应读qiān;B.“纤”应读xiān,“兼”应为“蒹”;D“呢南”应为“呢喃”)2.C(“摇撼”的意思是摇动,震撼,震动;“摇动”的意思是摇摆,晃动;“摇曳”指逍遥,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结合语境比较,“摇曳”更合适。“消失”的基本意思是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有不见、消逝、灭绝的意思。“弥散”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弥漫消散。“弥漫”的意思:①形容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②路途弥漫。③充满、布满。从内容和语境的结合看,“弥散”更合适。)3.D(根据文学积累屈原《离骚》等作品可看出其愤怒和绝望,因此承接后文“愤”;结合李白生平和作品可看出他酒文化之深远,故承接后文“醉”;从苏轼——东坡先生于密州所做《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中可体会其“少年狂”精神。)4.D(A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在“树立”前加上“能否”,并去掉“要”;B项语序不当。应为“指出并纠正”;C项缺主语,去掉“由于”或“使”)5.D(连续运用的书名号之间不需要顿号)6.B(《笑面人》是雨果的作品)二、(12分)7.(8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北斗阑干南斗斜(4)八百里分麾下炙(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每句1分。漏字、错字、添字均不得分。)8.(4分)(1)(2分)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智取文安县等等)(人名1分,故事情节1分。)(2)(2分)【示例一】桑桑。桑桑是《草房子》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人物,他也是油麻地的见证人。他推动了蒋一轮与白雀爱的演绎;他关心纸月并有着朦胧的感情;当众人都排挤秦大奶奶时,他没有。他是杜小康的竞争对手也是最懂他的人。他淘气又善良,鲁莽也细腻。他参与的每一个画面都如此温情脉脉和如此感人:他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他背着妹妹去古城墙上看风景、唱古谣,尽显可贵的兄长情。【示例二】秃鹤。秃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秃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是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秃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他用不上学来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用戴帽子的方法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当这些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秃鹤用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秃鹤坚守着人格的尊严,他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活灵活现的出演角色得到了大家的尊重。(2分。任选一个人物并结合原著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三、(6分)9.(6分)(1)(2分)同学们:读书,会让我们的思想日渐成熟与深厚!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文化之苑经久不衰的瑰宝。她给我们无尽的养分,滋养我们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全民阅读,让阅读时刻给我们力量!(要有号召性,语言有感染力,谈出对读书好处的认识以及这次活动的目的。)(2)(2分)阅读实现中国梦(能与上联构成对偶,内容为读书、成才等即可)(3)(2分)示例:读书可以养气、益智、知识渊博、开阔眼界、思维深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宋濂遍观群书,遂成文臣之首;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张溥七录,才能对客挥毫,下笔千言。(必须有实例说明,只有观点得1分,实例1分。)第二部分阅读(40分)四、(17分)(一)(5分)10.(2分)用“淡白”直接描写其颜色,用“雪”比喻梨花(1分)。“柳深青”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淡白以及繁盛(1分)。11.(3分)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株”也写出景物的孤单暗示人的孤独。所以产生惆怅的心情(1分)。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2分)。(二)(12分)12.(3分)(1)穿(2)穿鞋,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