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导学案年月日单元五单元课题15慈母情深课时2课时姓名学习目标1.基本目标:(1)理解运用“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工作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2.发展目标:体会母亲的深沉的爱和作者对母亲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3.挑战目标:积累好词、好句等等复习1.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2.再次提出质疑制定学习目标。合作学习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工作环境的句子读一读。(选择其中一种描写,进行小组学习)2.再利用关键词语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以小组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小镜头”带着感情读一读。拓展学习小练笔:写出此刻最想对文中或自己母亲说的话作业课外阅读梁晓声的作品或其他表现父爱母爱的作品。如:冰心《纸船——寄母亲》汪国真的诗《母亲的爱》后记自我评价:1.满意2.认真3.一般素养大赛友情链接《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说课(五年级上册)五常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安玉《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课题15慈母情深课型讲读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基本目标:(1)理解运用“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2、发展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深沉的爱和作者对母亲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母亲真挚,深沉崇尚。教学准备有关课件流程教学——学习活动时间(分)设计意图教师学生回顾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品读课文,体会情深师:这堂课让我们来接着学习15慈母情深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作业,查找有关梁晓声作品《母亲》当中的节选《慈母情深》的时代背景。现在来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来发表一下吧。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还记得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师:哪个组给大家读一遍课文?(指名读课文)师:谁来说一下?(板书:我《青年近卫军》一听罐头母亲)师:那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理解的吗?师: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来制定一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学习目标……挑战目标……)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师:上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通过对父亲的哪些描写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教师板书)师:为了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感受梁晓声笔下的慈母情深。文中的“我”多么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这本书啊,想得是失魂落魄。他想得会·书空课题。·齐读课题·学生发表1.学生读课文2.学生回答问题生: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生:书才一元五角,为什么会想的失魂落魄?生:为什么作者没有用一元五角买书,而买了一听罐头呢?……学生齐读生回答(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到的)生:他想得……学生回答(因为家里穷,因为家里没有钱,因为一元五角在当时会中是很大的一笔钱等等)生:作者对母亲的敬爱进行小组学习1.读课文2.小组交流515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环节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着重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加以运用。导入直接回顾上节课习得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在小组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都能开口读、开口说,体会成功带来的喜升华情感,情感内化课堂小结布置怎样?谁能用它说一句话?他为什么会想得夫运魂落魄呢?他那么想要这本书为什么没买书,而买了一听罐头给自己的母亲呢?(板书:爱)文中的母亲到底是怎样一位母亲?请完成学习卡当中的合作学习1,2。(教师寻视,适当点拨)*组织学生汇报适当插入1.讲解多音字“龟”2.理解“震耳欲聋”这个词语(“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