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13级九年级下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历史、政治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历史满分50分。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上;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0.5mm签字笔答在答题卷对应位置。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公车上书揭开了中国维新变法的序幕B百日维新挽救了中华民族危亡C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帝的地位2.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A.南京B.武昌C.东京D.广州2.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陈独秀:A.反对尊孔和复古B.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C.宣传马克思主义D.提倡民主和科学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下面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因果联系?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5.“……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A.达·伽马B.迪亚士C.哥伦布D.麦哲伦6.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7.2012年美国大选,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这关键是选民认同他的经济政策。而美国第一任总统成功当选的理由是:A.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B.摆脱了经济危机C.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D.维护了国家统一8.“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的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这段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发动战争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面C.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国家政权D.拿破仑对外战争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过渡9.以下关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表述中,准确的是:A.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激化D.资本主义需要进一步发展10.右图反映了英国的经济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B.工业革命推动C.原料产地遍布全球D.拥有世界市场11.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这“又一大障碍”指:A.农奴制B.英国殖民统治C.种族歧视D.南方的奴隶制12.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这反映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哪个方面?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农奴获得‘解放’,成为自由人C.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D.俄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3.1921年列宁说:“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指: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D.实现农业集体化14.1919年,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新秩序”是指:A.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B.华盛顿体系C.“一超多强”的格局D.凡尔赛体系15.1933年罗斯福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其主要目的是: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B.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C.兴建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6.右图《绞杀希特勒》描绘了苏美英联合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史实。在二战中,正义力量携手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苏德战争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17.20世纪80年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