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九月月考试题亲爱的同学,相信你一定能够在这张试卷上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填汉字(2分)juānfēi()刻()红泄气桅杆2、根据所给解释写出恰当的词语(3分)(1)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2)指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3)用尽精力,费尽心思。()3、选择题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新闻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故”,“如何”。B<<我百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是毛泽东写的一篇通讯。C《藤野先生》一文选自《呐喊》D朱德,字玉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写出诗文名句(10分)4、《野望》中,使用对偶手法,描写一派秋意正浓,山景优美的句子是:,。5《黄鹤楼》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6《渡荆门送别》一诗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月夜美景的句子是:,。7、《使至塞上》以蓬雁自比,传递出愁苦心情的句子是:,。8、《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早春的花草美景的诗句是:,。9、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2分)中共中央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话语振奋人心。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表达你的感受。上联:怀揣梦想努力奋斗;下联:10、仿照下面句式,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1分)书籍,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思想的火把点燃了我的希望!(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三峡》,回答问题。(10分)(朝代)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郦道元是(朝代)地理学家(1分)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13、请把“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成现代汉语。(2分)14、请你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3分)15、作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5分)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①蔡兴宗②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③,宜善师之。”(节选自《南史·沈约传》)【注释】①济阳:地名。②蔡兴宗:人名。③人伦师表:为人堪称师表。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①夜辄诵之()②昼夜不释卷()17.从短文来看,沈约原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无名小辈,而济阳蔡兴宗却“引(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蔡兴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18.结合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谈谈对你的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父亲的开胃酒张翔像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人中,有四兄妹的家庭真是不多,可是我们就有四兄妹。其中的一个是我的亲哥,以及一个从母亲老家领养过来的妹妹,后来我的叔叔因意外去世,于是又一位堂弟加入了我们的家庭。二弟加入我们家庭不久,母亲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离去的那天,二弟泪雨磅礴,他嘴里第一次那么凄厉地哭喊着“妈妈,妈妈”,可惜母亲听不到了,在母亲把二弟带回家的日子里,二弟一直都没有叫母亲一声“妈”。这在后来成为了堂弟——不,是二弟——一生的遗憾。父亲是一个爽朗达观的人,可是母亲离开的很长一段日子,父亲微微浮肿的脸上始终挂满着忧伤和疲惫。这几乎成了妹妹的一块心病。有一天正在吃饭,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