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第三次达清九年级地理试卷(连读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分/题,30个,共60分)读下图,回答1~2题。图11.若图1表示的是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B.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C.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2.图1所示天体系统中,中心天体为行星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3.下列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图2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照片,照片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回答4~5题。图24.太阳能()A.能量集中,易于开发B.直接来自太阳辐射C.清洁,为非可再生能源D.具有季节变化小的特点5.影响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倾角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类型B.天气状况C.地势高低D.纬度高低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ABCD图37.下列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纬度数相同的地点,角速度、线速度都相等B.南北纬60°纬线上各地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各地的一半C.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D.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0,角速度为15°/时黄赤交角是一个变量。据此回答8~9题。8.若黄赤交角为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②全球各地每天昼长都相等③温带地区四季更替现象明显④北京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相等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如果黄赤交角变成26°23′,则地球上五带的纬度范围变化情况是()A.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B.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小C.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D.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大10.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A.116°EB.124°EC.104°ED.136°E图L1320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1~12题。图L13201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A.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1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A.a段B.b段C.c段D.d段图L141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读图完成第13题。图L14113.下列说法正确是()A.纵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千米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D.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的快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图。读图回答14~15题。图L144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C.②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1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读图L211,回答16题。图L21116.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17.下图中,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是()ABCD18.图L213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图L213A.a、b、c、dB.a、b、d、cC.b、a、d、cD.c、b、a、d图L221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19~20题。图L22119.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0.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盛行风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2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造成的影响是()A.在大陆西岸、南岸形成季风B.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从北半球消失C.使北半球的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D.使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夏季时被太平洋上的热低压切断图L229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