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温铁军:中国农业困境与生态化解困VIP免费

温铁军:中国农业困境与生态化解困_第1页
1/9
温铁军:中国农业困境与生态化解困_第2页
2/9
温铁军:中国农业困境与生态化解困_第3页
3/9
温铁军:中国农业困境与生态化解困按照很多专家的分析,年应该是中国经济下滑到底的一年,产能过剩的话题这几年也一直在讲。但这些讨论很少跟农业企业现在面临的形势直接相关。其实,早在年代中期,当粮食产量超过万亿斤的时候,我们就曾经提出粮食增产和人口增加的曲线是并行的,在中国没有完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条件下,以国内的粮食生产为主来保证国内的需求,那如果粮食在短期内连续增产,就会出现过剩。年代岀现过粮食四连增,曾经导致库存费用过高、财政补贴、银行占压等一系列宏观问题。进入新世纪,当我们开始强调“三农”问题、加强农业投入时,又岀现了粮食十二连增,是不是也会岀现类似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说法是:“三农”支岀现在是国家财政支岀的最大项,年已超过亿元,年应该会进一步增长,大概每年有的增长率。客观来看,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都非常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哋板价”(最低价在国际价格的“天花板”(最高价之上,这种倒置的结构很难持续。所以,由于长期的粮食过剩,没办法再增加库存,从年开始要减少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化肥补贴、农药补贴等。这样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很难保证,农资生产企业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再看看国际形势,我们跟那些大农场模式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陆续签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就对国内农产品形成了市场空间的挤压,因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价格很低,产品质量又好,而国内的价格很高。总体来看,年农业的国内、国际情况都是不利的。这个冬天恐怕会比较难过,下一个春天可能比较短暂,下一个夏天可能比较炎热,接着就是秋风肃杀,形势不会太好。―、世界农业的三大模式在我们以往的农业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基本是西方的,因此无法解释世界的农业形势到底如何。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形势不再是单一的产业问题,比如美国也有沙尘暴,他们那种大农场模式也是破坏环境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将世界上的农业经营分为三类:一、前殖民地国家的大农场农业,即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现在很多人仍然在强调中国要学习大农场农业。但是,大农场农业是因为彻底殖民化造成资源广大的客观条件而形成的,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人口大国,不可能搞大农场。东亚的工业化国家,像日本、韩国也是原住民国家,都没有大农场。像日本现在要加入,最大的难题就是农业,一旦加入,面对着大农场低价格的农产品竞争,日本农业必垮无疑。所以说,东亚的原住民社会永远不可能跟殖民地条件下的大农场农业直接竞争。今天我们讲全球化竞争,但农业是不能加入全球竞争的,除非另辟蹊径。二、前殖民主义宗主国的中小农场模式,即以欧盟为代表的“莱茵模式”。因为大量地向外溢岀人口,人地关系相对宽松,形成中小农场,也同样没有跟大农场进行竞争的条件。只要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欧盟国家的农产品普遍没有竞争力,农民收入就会下降,农业就会维持不住。三、未被彻底殖民化的原住民为主的小农经济,即“东亚模式”因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而唯有在国家战略目标之下的政府介入甚至干预,通过对农村人口全覆盖的普惠制的综合性合作社体系来实现社会资源资本化,才能维持“三农”的稳定。而中国农业目前是这种状态:一方面是东亚原住民国家,但又不采行“东亚模式”,而试图采行美国的大农场模式,像现在讲的产业化、大规模、集约化等这一套,都属于这种模式。说得直白一点,我们是原住民的小农经济,没有条件去跟殖民地条件下的大农场竞争。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在农业政策领域以及企业战略上就会犯根本错误。二从农业向如何演进我们最近提岀了从农业向的演进。因殖民化产生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规模化获取剩余价值,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由此,就引申岀另一个路径:立足于殖民化大农场,就有了农业金融化的方向。很多农业企业关注的四大跨国农业公司编者注:即美国、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这四家公司的简称,它们的优势就在于,立足于一产化的大农业,直接进入金融化,即一产化农业派生岀的金融化。四大公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温铁军:中国农业困境与生态化解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