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门冬酶注射液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培门冬酶注射液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核准日期:2009年01月04日修改日期:2015年9月28日【药品名称】培门冬酶注射液【英文名称】PegaspargaseInjection【汉语拼音】PeimendongmeiZhushe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培门冬酶,培门冬酶为左旋门冬酰胺酶与一定数量的活化态聚乙二醇(PEG)5000通过共价结合而制得的酶制剂。本品所用起始原料门冬酰胺酶生产菌为大肠杆菌(E.coli)。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微有乳光。【适应症】本品可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线治疗。与左旋门冬酰胺酶一样,本品一般被用于联合化疗,推荐与长春新碱,泼尼松和柔红霉素联合使用。本品目前尚无单药使用临床研究信息。【规格】(1)5ml:3750IU;(2)2ml:1500IU;【用法用量】用量:联合使用时,本品推荐剂量为2500IU/m2,肌肉注射,每14天给药一次。用法:肌肉注射。在单一部位注射给药量应少于2ml;如需要使用的体积超过2ml,则应在多个部位注射。使用注意:如果出现严重急性过敏反应,则需立即停止使用本品。给予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氧气和静脉内注射类固醇等救治措施。只要溶液和容器许可,注射用药品都应该在使用前通过肉眼检查颗粒物质、混浊和变色。如发现溶液中有微粒、浑浊、污点,须扔掉该药品。如果本品已经被冷结成冰、或室温放置了48小时以上、或振摇、或剧烈的搅动过,则不能再使用。【不良反应】因为临床试验在非同等条件下进行,以下临床试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其他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直接比较,而且也不能代表本品临床实际应用所观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国外临床研究经验美国Enzon公司生产的Oncaspar也系左旋门冬酰胺酶经PEG修饰制得的酶制剂(所用起始原料门冬酰胺酶为MerkSharp&Dohme公司生产,生产菌为大肠杆菌)。其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高血糖症,胰腺炎,中枢神经系统(CNS)血栓,凝血功能异常,高胆红素血症,肝毒性和转氨酶升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下列不良反应资料从Oncaspar2项临床研究中获得,研究内容为标危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接受Oncaspar治疗,其中Oncaspar作为多药联用一线治疗方案中的一个组份。研究1是一个随机(1:1),阳性药对照的研究,包括1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岁(1.1〜9.9岁),其中54%是男性,65%为白种人,14%为西班牙人种,8%为黑人,8%为亚洲人,6%为其他人种。研究1中59例患者随机分在不同的Oncaspar治疗组,48例(81%)接受3个剂量的Oncaspar,6例(10%)接受2个剂量,4名(7%)接受1个剂量,1例患者(2%)没有接受指定的治疗。研究2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多因素设计的临床研究,患者接受Oncaspar治疗,其中Oncaspar作为不同的多药联用一线治疗方案中的一个组份。总共2770名患者而获得中期安全性数据。受试者的中位年龄为4岁(1〜10岁),其中55%是男性,68%为白种人,18%为西班牙人种,4%为黑人,3%为亚洲人,7%为其他人种。每个试验设计中,Oncaspar的给药方案在不同治疗组有所不同,Oncaspar间歇给药时间最多达10个月。在研究1中,收集按照儿童肿瘤协作组(CCG)毒性和并发症标准确定3〜4级非血液性不良反应和门冬酰胺酶导致的特定的不良反应信息。每个治疗组每个患者3〜4级的严重程度的毒性反应列于表1中。表1:研究1:每个患者发生的3〜4级不良反应O罗58「大肠杆菌左旋门冬酰胺酶(n=59)肝功能检测异常3(5%)5(8%)转氨酶升咼(ALT和AST)2(3%)4(7%)高胆红素血症1(2%)1(2%)咼血糖症3(5%)2(3%)中枢神经系统血栓2(3%)2(3%)患者情毒性等级,n(%)1234共计斑或肿胀,全身性风疹和皮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研究1中58名Oncaspar治疗的患者,2名(3%)患者发生临床过敏反应。一名患者发生1级过敏反应,另一例患者产生3级麻疹。二例都发生在研究中延迟的强化治疗阶段(见表2)。表2:临床过敏反应事件及总严重程度非高敏患者(n=112)5(4)4(4)1(1)1(1)11(10)经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治疗在62名复发的和以前对门冬酰氨酶出现高敏反应的患者中,35名(56%)对天然大肠杆菌门冬酰氨酶有临床过敏史,27名(44%)对天然大肠杆菌和Erwinia菌左旋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