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雾化吸入技术中药雾化吸入技术是采用中药制剂,以雾化设备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使局部药物浓度增高,达到消除炎症和水肿,减轻咳嗽,稀释痰液,帮助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通畅气道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包括有中药超声雾化吸入和中药氧气雾化吸入两种方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呼吸道炎症如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胸部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等。二、评估1.病室环境及温度。2.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意识状态、呼吸形态和生命体征。(2)局部情况:呼吸道及心、肺情况。(3)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等。(4)健康知识:呼吸道疾病知识和雾化吸入作用的了解程度。三、告知1.中药雾化的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及气味、感觉。2.中药雾化吸入的时间。3.雾化后保持口腔清洁。四、用物准备1.中药超声雾化吸入用物:超声雾化器一套、中药药液。2.中药氧气雾化吸入用物:氧气雾化装置一套、氧气装置一套、中药药液、注射器。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2•洗手,物品准备。①超声雾化吸入:连接雾化器各部位,检查性能,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毫升,液面高约3厘米、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罐内放入中药药液30〜50毫升,罐盖拧紧,放入水槽,将水槽盖紧。②氧气雾化吸入:用蒸馏水稀释药液至5ml〜10ml,注入雾化器内。3.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并核对。4.超声雾化吸入: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器开关。氧气雾化吸入: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雾化器与氧气装置连接,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根据需要调节雾量,使用口含嘴的患者应将吸嘴放入口中紧闭嘴唇。使用面罩吸入患者应完全扣住鼻面部,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7.询问有无不适,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情况。8.治疗完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协助患者漱口。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9.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六、注意事项1.雾化器内的药液必须浸没弯管的底部,否则药液不能喷出。2.患者在吸入时应做深吸气,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内。3.空腹及饱食后不宜进行雾化吸入治疗。4.如果发生心慌、胸闷等情况,应停止雾化吸入,立刻通知医生,配合处理。5.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行胸部物理疗法帮助排痰。6.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用后按规定清洗晾干或消毒后备用,如患者停止此治疗,面罩或口含嘴按医疗垃圾处理。7.吸入20分钟左右,超声雾化吸入时注意水槽内水温不宜超过60°C。8.连续使用雾化器时,需间隔5〜10分钟。9.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时应注意防火、防油、防震、防热。二、临床运用一)雾化药物作用及适应症药物作用适应症痰热清注射液清热、化痰、解毒风温肺热、痰热阻肺、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喘可治注射液温阳补肾、平喘止咳、抗过敏、增强免疫痰饮、哮病、喘证、肺胀二)雾化药物配制及储存方法药物配制方法储存要求痰热清注射液痰热清2ml+NS5ml现配现用喘可治注射液喘可治2ml+NS5ml现配现用三)雾化吸入药物疗效标准药物适应症疗效标准痰热清注射液化痰显效:用药后痰鸣音消失,痰液稀释,痰量减少,易于咳出。有效:用药后痰鸣音减少,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无效:用药后主症未改善,痰液仍粘稠,不易咳喘可治注射液平喘显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有效: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二)操作用语【病例】李某,女,45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周,痰粘不易咳出。诊断:支气管炎。医嘱:雾化吸入(生理盐水5ml+痰热清2ml)Bid。【护理操作用语】1、操作前解释李女士,您好!因为您痰粘不易咳出,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两次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起到消炎的作用。现在我先示范一下……您尽量用口做深呼吸,把雾气吸进去,再慢慢用鼻呼出……对,就是这样。一般一次治疗需要20分钟。2、操作中指导李女士,超声雾化机器打开了,您就按照刚才做的方法进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