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节: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物质的结构、性质设计性质实验方案。2.巩固检验物质性质的基本操作。学习过程一、学习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P83第一段,在实行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时,应要注意些什么问题?2.探究:写出乙酸和乙二酸的结构式,比较两者结构,推测乙二酸有什么的性质乙酸乙二酸分子式结构式化学性质3.读课本第三段,理解乙二酸的性质跟你所推测的乙二酸性质有何异同?并思考,要验证乙二酸的性质,应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并填写下表(有条件学校的同学,将方案预先提交老师审阅修正,到实验室实施方案,无条件学校的同学,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方案)。性质步骤或装置图观察到的现象原理或化学反应方程式1.乙二酸的酸性2.乙二酸的受热分解3.乙二酸的还原性4.酯化反应5、乙二酸使蓝墨水退色二、总结与评价【总结】1.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联系。2.性质实验的设计一般包括反应原理,实验仪器与操作、反应现象和实验结论几个方面。3.化学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首先要求抓住物质本质特征进行整理和思考,然后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需要在元素周期律等化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在提取知识时能够准确、全面,并能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评价】1.验证Fe2+和Fe3+的相互转化。2.下面是验证红砖中含有Fe2O3成分的实验步骤和原理的部分内容,填写其中的空白:(1)把约20g红砖碎块在中研成粉末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mL3mol/L盐酸,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从小烧杯中取2mL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3滴,溶液呈色,证明溶液中含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若从小烧杯中取2mL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5mL3mol/LNaOH,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是,若加入上述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未观察到有红褐色Fe(OH)3沉淀生成,其原因可能是。针对性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A.用稀HCl清洗焰色反应的铁丝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稀HNO3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银D.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2.氯仿可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的光气:2CHCl3+O2→2HCl+2COCl2(光气)。为防止事故,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所用试剂是()。A.NaOH溶液B.溴水C.AgNO3溶液D.KI-淀粉溶液3.为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首先通入NaOH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然后再加足量稀盐酸B.首先确定混合气体中有无其它还原性气体,如HI、HBr等,在排除这些气体的前提下,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C.首先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再设计实验证实是否含有Cl2等能使品红褪色的其它物质D.首先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品红溶液,再通过BaCl2溶液4.从以下反应①CaCO3+2HCl=CaCl2+H2O+CO2↑;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2KBr+Cl2=2KCl+Br2。推出结论为()。A.酸性:HCl>H2CO3>C6H5OHB.酸性:C6H5OH>HCl>H2CO3C.氧化性:Cl2>Br2>KMnO4D.氧化性:KMnO4>Cl2>Br25.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受热易分解。某试剂厂先制得7%~8%(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再浓缩为30%的溶液时,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A.常压蒸馏B.减压蒸馏C.加生石灰常压蒸馏D.加压蒸馏6.去掉苯酚中混有少量的苯甲酸,应选用的最好的实验方案是()。A.在混合物中加入HCl溶液,充分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B.在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再通入过量CO2,使反应完全后,用分液漏斗分离。C.将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分离。D.在混合物中加入乙醚,充分萃取苯酚,然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一、填空题7.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和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索和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8.亚硫酸钠中的+4价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溴水、Na2S溶液、Na2SO3溶液、稀H2SO4、NaOH溶液、氨水。(1)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有,看到的现象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