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教学重点】1、掌握说明顺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为人类造成的损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不速之客──猫鼬?。?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作一番考察。二、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⑵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明确:⑴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顺序。三、局部揣摩(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件中?课文练习?部分。)四、合作探究1、以组为单位,根据已有资料,简介一种生物入侵者(姓名、来源、特点、危害等)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启发思考:预防、治理、利用。五、总结提升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城市或乡村?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使云南滇池死掉,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在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六、布置作业搜集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加深对生物入侵的认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⑵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2、能力目标:⑴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⑵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⑶提高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3、德育目标:增强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后,收集筛选信息,增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教学方法】1、课文学习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2、讨论归纳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讨论归纳主题,共同解决。【师生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围绕?生物入侵?主题收集文字、图片、实物标本。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导入语:说起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是荒漠流沙、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生物入侵?这一环保新课题却不为常人所知,什么是?生物入侵??它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它离我们有多远?看投影。据光明日报(2000年6月12日)报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