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教学查房朱玲玉1.定义2.病史介绍3.病因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6.治疗要点7.护理诊断及措施2.定义正常情况下,位于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的胸膜腔内仅有微量的液体,约13-15ml,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病史介绍患者,王芝英,女,75岁,因反复咳,痰,喘30余年伴意识不清1日入院,口唇紫绀,桶状胸,右肺呼吸音减低,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胸部CT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后给予抗炎,营养支持对症治疗。3.病因与发病机制(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2)胸膜通透性增加(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4)胸膜损伤临床表现症状(1)呼吸困难:最常见,与胸腔积液的量有关(2)胸痛:多为单侧锐痛,并随呼吸或咳嗽加重,随着胸水增多,胸痛可缓解。体征少量胸腔积液时,体征不明显。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X线检查少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肋膈角变钝或消失;中等量积液时,呈内低外高的弧形积液影;大量积液时整个患侧胸部呈致密阴影.2.超声检查灵敏度高,定位准确,用于估计胸腔积液的量和深度,协助胸腔积液定位。3.胸水检查(1)外观漏出液透明清亮,静置不凝。(2)细胞正常胸液中有少量间皮细胞或淋巴细胞。(3)PH正常胸液PH7.6左右,PH值降低见于脓胸,恶性胸水。(4)生化成分:包括蛋白质,葡萄糖,酶和肿瘤标志物。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2.胸腔抽液大量胸腔积液者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每周抽液2-3次,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ml3.糖皮质激素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大量胸水者,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4.抗生素治疗原则是足量和联合用药。5.引流为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采取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治疗要点6.支持治疗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7.去除胸腔积液8.减少胸水的产生。护理诊断及措施1.舒适的改变:胸痛2.气体交换受损:与胸水过多压迫肺组织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4焦虑1.舒适的改变:疼痛(1)观察胸痛的程度,了解病人产生疼痛的原因及疼痛的性质。(2)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部位、范围及疼痛的程度(3)与病人共同寻找减轻疼痛的方法:如端坐或半卧位,如避免剧烈咳嗽(4)指导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5)必要时协助医生抽水,治疗原发病,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O:患者诉疼痛症状较入院时有好转。2.气体交换受损(1.)给予舒适的卧位,抬高舒适的卧位,半卧位或健侧卧位,以利于呼吸。(2)吸氧2-4L/min,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3)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呼吸。(4)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以防肺功能丧失。(5)协助医生抽胸水,减轻其肺组织受压的程度。(6)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改变。O: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平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加强营养为胸腔积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3).胸腔积液的患者应严禁烟酒O:患者住院期间体重未明显下降。4.焦虑(1)加强与病人的沟通,鼓励病人说出焦虑的感受,并对病人表示理解。(2)了解病人焦虑的程度,并帮助病人降低焦虑水平。(3)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巧,如仰视、控制呼吸等。O:患者住院期间情绪比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