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生学习纪律的管理策略珙县职业高级中学梁成友目前,职高生课堂学习纪律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问题多多。我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职高生课堂纪律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且课堂纪律问题行为的程度以轻度为主,如上课的放声大笑、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等;二是内向性纪律问题行为,指不容易被察觉,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行为,如上课睡觉、开小差等,但它对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很大危害。良好的课堂学习纪律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组织和管理好课堂学习纪律,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调控,创设温暖、健康、理解、支持、快乐、有序接纳性、建设性的课堂内部环境,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维持课堂良好的学习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维持课堂良好的学习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职高生目前课堂学习纪律的状况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职高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浅出地对职高生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策略进行了一番分析和探讨。可以通过以下四种策略来管理课堂纪律,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干扰课堂教学任务的问题。1.建设积极、正向、有序、规范的课堂规则。积极、正向、有序、规范的课堂规则能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因为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保证,是课堂秩序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具有规范、指导和约束课堂行为的效力,使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内部环境。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具体来说,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方面抓起。(1)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这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作为教师,在讲课时,自己首先做到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并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还应该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并通过或明或暗地把合理的高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按教师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2)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认为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能维持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学效果最好。(3)对教学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控制。针对职高生课堂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教师应灵活,并有意识地控制教学情境,不断变换刺激的角度,或经常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从而维持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4)对学生思维进行灵活控制。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控制,应该使学生处于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样,一方面学生听的懂;另一方面比较感兴趣。由于职高生思维的自觉性水平还不高,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应事先设计好各种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3.正确、有效地处理纪律行为问题。职高生大都处在15-17岁,正处于成长、发展、变化之中,再加之职高生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不是很好,难免会在课堂上出现一些纪律问题,教师要创设愉快且富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就必须正确处理纪律问题。下面对一些处理课堂学习纪律问题的策略进行浅析。(1)非言语信息的运用。非言语信息主要来源于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等。如对表现不良的学生保持目光接触就可以制止其不良行为,还可以走过去停留一下,或者把手轻轻地放在学生肩膀上等。这样传递了一个同样的信息:“我看见你正在做什么,我不喜欢你这样,快回到学习上来。”这些非言语的行为可以传递制止不良纪律行为的信息,从而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2)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惩罚。恰当地运用表扬是教师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想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从表扬他们所做出的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入手。在课堂学习纪律管理中运用表扬应注意:表扬的应该是具体的课堂行为,表扬应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纪律体验,表扬应及时进行,以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及时正强化。维持课堂纪律也必然涉及惩罚。一般说来,教师在运用惩罚时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执行惩罚时既要公平一贯,又要灵活有异。教师在对学生惩罚后,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使学生受惩罚后,不仅不再犯错,而且在同样情境下,学会以适当行为代替不良行为。这是一种负强化,是惩罚的积极目的,从而使惩罚具有教育价值。(3)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