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2.感受故事内容中的乐趣,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知道嗯嗯是什么。幼儿在活动前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以及他们的习性物质准备:《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教学ppt。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活动的兴趣。1.介绍故事的名字,通过ppt出示故事的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和猜测,在小鼹鼠的身上到底什么事情发生了。2.我接着讲述ppt的第二和第三张,激发幼儿帮助小鼹鼠的欲望,一起寻找是谁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二)师幼共同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认识鸽子、马、野兔、奶牛等动物的嗯嗯,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1.我与幼儿共同欣赏ppt的第四和第五张,引导他们了解鸽子的“嗯嗯”。我通过提示性的提问,小朋友们,小鼹鼠先去问谁?它是怎么问的?让幼儿发现小鼹鼠先去问鸽子“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鸽子回答“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在这里,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尽量说出嗯嗯的颜色和形状,以及像什么。2.我与幼儿继续欣赏ppt的第六至第十五张,引导幼儿尝试表述马、野兔、奶牛等小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尝试用动作和语气表述句式“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吗?”“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教师小结:原来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小鼹鼠在寻找的过程中分别问了哪些小动物?如鸽子、弓、野兔、牛等,同时通过ppt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小鼹鼠最后通过苍蝇的帮助终于找到了是谁嗯嗯在它的头上。(三)探讨我们自己应该养成怎样的嗯嗯好习惯。提出问题,思考:动物和我们人类不一样,他们把嗯嗯随时随地解在地上,我们应该解在哪里呢?(可以提出有时候在外面玩,附近没有厕所时有什么办法供幼儿讨论)四、活动反思刚找到《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语言课件的时候,我就非常好奇,感兴趣,“嗯嗯”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我在网上百度了才知道是大便。在上这节课之前之前,我给孩子们讲了“嗯嗯竟然是个宝贝”这个故事做了前期的经验准备,幼儿通过故事知道了嗯嗯是什么,嗯嗯有什么作用、好处。整个活动过程是根据故事主人翁小鼹鼠不知道“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而展开的线索。整节课我主要以提问为主体,让孩子根据我的问题层层递进,最后通过苍蝇的帮忙找到了不小心的小动物就是小狗。我把活动分成了三部分:一是介绍故事名字和小主人公小鼹鼠,引起幼儿兴趣。二是观看PPT课件,集体阅读,理解故事。三是师幼共同讨论,应该养成怎样的嗯嗯好习惯。活动的开头以故事的名字“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鼹鼠头上的嗯嗯是谁的?”带着这个问题及好奇的心情把孩子的注意力带到故事中,激发幼儿的观察和阅读的兴趣。活动的第二个环节,通过集体阅读,幼儿自己看PPT、猜测表达等方法与策略,使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由于这个故事中的对话简单、有趣、重复性强,小朋友们很快就能学会,而且兴趣也非常的浓,在学习小鼹鼠生气样子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又是插腰、用手指,又是撅着嘴巴等,能很好的把故事中小鼹鼠的形象表现出来。活动中我把“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定为此活动的教学难点,但整个活动下来,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把不同动物嗯嗯的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说鸽子的嗯嗯是白白的、马的恩恩是大大的圆圆的、兔子的嗯嗯像豆子、奶牛的嗯嗯像一盘巧克力蛋糕,原本关于嗯嗯这个话题是很难以启齿的,但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摊开来说,而且兴趣都非常的浓厚。最后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共同总结。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首先在出示小鼹鼠从地下钻出来这张幻灯片的时候,可以介绍一下小鼹鼠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为什么嗯嗯会掉到小鼹鼠的头上。在活动中我的肢体语言应该更夸张一些,语气更加形象些这样我觉得可以加深幼儿对小动物们嗯嗯是不一样的印象,有利于在最后小结时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其次面对幼儿的回答,我的回应能力还不够灵活,没有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及时评价。还有在过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