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说课绛县华晋学校崔丽萍说教材:《我是什么》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第30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说学情: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说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掌握新字、生词,能正确认读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2、正确理解和书写本课生字,掌握新字的音形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识字,教师检测、游戏巩固,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方法获得学习字词的方法。2、通过图片、课件直观水的不同形态变化;赛读、听读、互评、读中理解体会水的不同形态,水的不同性格;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水的性格等方法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2、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说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说难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说方法:本教学设计将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在教学生认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课标》随文识字的要求在读书中识字。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说过程:一、备课紧抓激趣,随时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猜谜语,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使用眼、耳两个宝贝,上好本节课,激发学习动机。言语激趣,让学生有想交朋友的愿望,聆听课文朗读,吸引学生注意力,猜谜语,目的性强。创设情境,课件小水滴的话,指导朗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性格。通过多种形式读中感悟,学生不枯燥。总之有了兴趣,他们的学生过程变得更积极,更主动。二、围绕教学重点,改变常态课文结构。备课时精心设计,围绕教学重点,抓重点句段进行朗读感悟。我站在“我”——小水滴的人物立场先介绍自己的家,把第三自然段放在了开始教学,学生很容易找到相关段落,通过小水滴的评价让学生读中感悟水在不同地方的的不同性格。听范读,学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让学生明白水无处不在,五湖四海都留有它的足迹然后小水滴告诉学生“我是魔术师,能变化成很多样子,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学生们迅速找到一二自然段学习水变成雨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图文并茂,动作理解动作词,轻松地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轻,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内容。小水滴不时地夸赞同学们,想和他们交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大家。紧接着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画出水的不同性格。并引读课文,温柔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做过哪些坏事,了解水的性情。三、指导课文朗读,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注重用言语描述、图片欣赏、生活体验让学生有感受地朗读。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体会地去感悟朗读的技巧,把抽象的说教变成真实的体验。比如在指导朗读“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这一句时,我先带着学生欣赏美丽的云图,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的三幅云图:白云、乌云、彩云,学生自己感受到云的变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