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微课教学设计学校:武功县代家牛寨小学设计者:张涛时间:2015年7月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桂林山水学科类型及其对象小学语文上课时间长度10分钟教学资源与环境电子白板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1.范读课文。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1.自由朗读。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5)学生有感情朗读。4.激情点拨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学生试背。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1.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2.出示要求。读读:读第三节。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练练:读出美的感受。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3.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4.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1.范读。2.激情点拨。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3、学生齐读最后一节。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2.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设计理念及特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