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向静文学院201427080017【教学目标】1、诗歌诵读训练,把握语音的语速、重读、停顿,读出字的力度、长度、高度。2、欣赏本诗描写、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细品字词,感受诗词炼字的魅力。3、感受毛泽东豪迈奔放的伟大情怀,学习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逆境精神。【教学重难点】1、诗歌诵读训练;以读动情,以读识文。通过范读、齐读、轮读、领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进诗歌。2、感受诗词炼字魅力;让学生通过词语的咀嚼玩味,注意现代汉语词汇使用,体会本诗表达的精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诗人毛泽东任先青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常于马背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相信你是最严格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站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的东方毛泽东是革命领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同时也是诗人梅花瑞雪,战地黄花,残阳如血,击水新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的诗词作品把典雅高古的旧体诗词同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紧密融合,绽成了诗词创作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二、知识铺垫知识卡片一:《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1893——1976)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诗人、书法家。知识卡片二:《沁园春·雪》的创作1、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当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2、《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陕北红军渡河东征,出师抗日期间。3、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柳亚子索句,毛泽东手书此词以赠。11月,此词在重庆发表。注:“索句”,文人之间相互的邀请,你的诗作给我看看。知识卡片三:《沁园春·雪》的文体特点1、词:由古诗发展而来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言诗歌体裁。2、“沁园春”是词牌,词牌表示词的格式,这种格式规定写114字。3、“雪”是词题,词牌下表示词的内容。4、曲终叫“阕”,《沁园春·雪》分为前后两片。知识卡片四:《沁园春·雪》的表达特点1、领字:在词中起呼领下文,形成层次的字叫“领字”。《沁园春·雪》有两个领字,“望”“惜”。2、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对仗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沁园春”格式一般都用较多的对仗。知识卡片五:关于《沁园春·雪》的评价这首诗,画面壮阔,意境雄浑,气势磅礴,雄健豪放,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三、诵读训练1、个人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诗歌基本内容,关注重点词语的读法写法,比如:莽红装素裹妖娆竞折腰风骚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第一步:读出若干字的力度。师:读出字词句的力度,这是气象雄浑,大气磅礴的伟人诗词,因此要“力度”。教师范读前六句,让同学体会,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读,要求学生读得有一点“语文滋味”。对下阕,教师范读一遍,指出要读得“抒怀一点”,预测学生的跟读不到位。师:在力度上有一点体会,但有弱点,没有缓急之分,朗读有一个窍门,‘读出若干字的长度’。拿起笔来,听我读,做记号。第二步:读出若干字的长度。教师让学生在重读地方“望”“惜”“分”“看”“数”等做记号,学生再读。预设:学生能轻松地把领字“望”“惜”的长度读出来,但对“看”“分”“俱”“数”“还”等字朗读不到位。教师适时指导,强调读全词,要保持中速,读出几个字的长度,比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第三步:读出几个句的高度。咏雪抒怀,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抒发诗人豪情。哪几个句要读出它的高度来,有没有感觉?师:站在那里,仰望天际的豪迈,作者心潮澎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高度在哪里?预设:“惜”“略”“俱”“数”“还”。师:有高度吗?再来,像我这样学着朗读。教师将最后三句提高嗓门朗读,并让学生揣摩一下诗人此时的情感。3、个人表演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并且交流自己在感情基调、语速、重音、表情、动作等上的处理师生在讨论中要形成共识,比如:感情基调:豪放激动,充满自豪语速:上阕的“望”和下阕的“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