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复习目标】1.能够运用物质的某些性质检验和鉴别相关物质;2.掌握物质鉴别的原则、方法及思路。【活动过程】活动一、物质的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性来确定某种物质1.现有以下药品:氨水和CaCO3、NH4NO3、NaCl、NaOH、Na2CO3、无水CuSO4、NH4HCO3、磷矿粉等固体药品需鉴别。某同学的鉴别方案如下:(1)通过观察,就可鉴别出氨水和磷矿粉。(2)嗅闻其余样品气味:可鉴别出NH4HCO3。(3)取其余样品加水溶解:可鉴别出无水CuSO4、CaCO3、NaOH、NH4NO3(4)对NaCl、Na2CO3两种药品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鉴别:分别取两种药品的溶液,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即可区别2.问题讨论(1)以上方案依据物质的哪些性质辨别的?在(3)中有时依据什么现象加以鉴别的?(2)若滴加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或无色酚酞试液能否辨别(4)?请说明理由。归纳提升:对物质进行鉴别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3.点击中考(1)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振荡试剂瓶的方法可鉴别出浓硫酸和浓盐酸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的方法鉴别羊毛、棉花和涤纶D.用酚酞试液鉴别纯碱和烧碱(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A.酒精、蒸馏水、氨水(闻气味)B.高锰酸钾、氧化铜、五氧化二磷(观察颜色)C.Ca(OH)2溶液、NaOH溶液、MgSO4(稀盐酸)D.KOH溶液、稀H2SO4、NaCl溶液(石蕊试液)活动二、感悟物质鉴别应遵循的原则1.(1)方案:点燃,观察火焰颜色,鉴别出H2和CO两种气体讨论:该鉴别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2)鉴别炭粉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的如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分别置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且溶液变成蓝色的是氧化铜。方案二:取样分别置于试管中,通入氢气后加热,有亮红色物质出现的物质是氧化铜。讨论:以上哪一个方案更为合理?为什么?(3)判别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方案如下: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部分变质,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全部变质。讨论:上述方案可行吗?请设计合理方案。总结归纳:物质鉴别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第1页2.点击中考(1)为检验某溶液是否为碱性不能采用的方法()A.稀盐酸B.硫酸铜溶液C.pH试纸D.氯化铵溶液(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B.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3)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BaCl2、H2SO4、HClB.NaOH、KOH、HClC.KCl、NaCl、HClD.NaCl、NaOH、HCl(4)在不加任何试剂的情况下,鉴别①氯化钠②氯化铁③氯化镁④氢氧化钠四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是:【检测反馈】1.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2.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Cu-Zn合金),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测密度B.滴加稀盐酸C.灼烧D.观察颜3.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①硝酸钡②硝酸银③氯化钠④氯化铜四种溶液,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配制稀盐酸、CaCl2溶液、Na2CO3溶液时,因溶液在装瓶后没有及时贴上标签,结果无法识别了。信息:CaCl2溶液呈中性为鉴别这三种溶液,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方案一]现有药品:K2CO3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选择其中的溶液分别与三种待测溶液反应,根据实验现象一次性鉴别.出现现象的是CaCl2溶液;出现现象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Na2CO3[方案二]小红提出通过两步实验也能鉴别出这三种溶液:(1)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滴的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是Na2CO3溶液。(2)再取少量Na2CO3溶液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中,出现现象的是稀盐酸,剩下的一种即是CaCl2溶液。[方案三]小明同学进行思考后提出,这三种溶液不另加试剂也能鉴别,将三种溶液分别编号(A、B、C)后两两混合,记录实验现象如下:A+BA+CB+C现象无现象产生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则A是溶液,C是溶液。第2页第3页